但杨坤没想到,这次意外让他成了华语乐坛中最有辨识度的歌手之一,
也算因祸得福。但这都是后话了。
1994年,杨坤退伍后揣着两千块钱来到北京,追寻他的音乐梦。
但这追梦过程,远比他所想象的要更加艰难。
2.北漂八年,终获成功
音乐圈有句话,“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杨坤老前辈”。
能成为圈子里口口相传的励志典范,可见杨坤成名前的经历有多凄惨。
那时候,怀揣着音乐梦想的杨坤,一心来北京追梦,可现实却让他碰得头破血流。
北京的消费高,杨坤带来的那点钱支撑了几个月就所剩无几,然而工作却还没着落。
杨坤没办法,只能住在一家洗澡堂的大厅里。
又过了一段时间,杨坤连洗澡堂都住不起,只能跑到火车站打地铺。
好在杨坤后来结识了一位摇滚歌手,并在他的推荐下得到一些演出机会。

虽然杨坤嗓音独特,辨识度高,但他不善言辞,内敛沉闷,
经常在一个地方演几场后就被莫名辞退。
有一次,杨坤被开除后心情抑郁,一个人在大街上闲逛。
走着走着,他来到一家叫“卡萨布兰卡”的歌厅,当时沙宝亮是这里最著名的歌手。
机缘巧合下,杨坤结识了沙宝亮,并在他的引荐下成为歌厅的正式歌手。
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杨坤也仅仅只做了半年就被开除了。
这次倒不是因为性格,而是由于歌厅生意不好,杨坤被末位淘汰了。
那些年里,换工作对杨坤来说是家常便饭,这导致他不得不频繁搬家。
据杨坤自己统计,北漂8年,他一共搬了55次家。
这给他带来的唯一好处是,日后在北京的路上开车时,非常熟悉路况。

多年的演出经历,不仅磨练杨坤的唱歌技巧,还让他积累了很多创作灵感。
从翻唱别人的歌到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杨坤一点点朝着创作型歌手的方向成长。
等到手中积累了几十首歌曲后,杨坤想出专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那时候,跟他一起驻唱的沙宝亮、满文军等人,
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专辑,随后便一举成名。
杨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把自己的歌曲投给几十家唱片公司,但每一次都仿佛石沉大海。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2年,杨坤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贵人,她就是歌手陈琳。
陈琳听到杨坤录的小样后觉得他很有才华,把他介绍给了一家靠谱的唱片公司。
经历无数次失望后,杨坤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
他把自己8年北漂的所有心酸痛苦,都浓缩成一张专辑《无所谓》。
杨坤原本是想通过这张专辑给自己一个交代,不管以后如何,总算没白来北京一次。
但没想到,这张专辑就这么火了,而且还是大火。
特别是专辑中的同名歌曲《无所谓》,很快登上各大热歌榜,在街头巷尾被人传唱。

第二年,杨坤又发行了音乐专辑《那一天》,同样大火。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杨坤从一个酒吧驻唱歌手,变成走红全国的歌星。
在这种让人震惊的变化里,杨坤作为当事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直到有一天,杨坤走在大街上,有人主动找他合影,他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火。
但这巨大的成功带给杨坤的不仅仅是名气和利益,还有意想不到的痛苦。
3.“其实你不了解我”
2003年,杨坤31岁。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杨坤正是如此,出名带给他最大的好处,
就是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除此之外一切照旧。
但坏处却很明显,他总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巨大压力。
他想写出比之前更好的歌曲,但又始终处于创作的瓶颈期。
可是外界的评价又让他十分敏感,评价无论好坏,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他的压力。
这种压力又进一步影响了他的创作心态。
就在这种不断恶性循环的状态下,杨坤开始变得紧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