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宋丹丹不理解了,这文娱圈大家多才多艺,一人整点花活,怎么会无聊呢?
最终还得奥运冠军武大靖站出来提议 " 可以来个运动会 "。
在大家的一呼百应下宋丹丹再度发话 " 那这样吧,后天是运动会,明天是晚会 "。
这时候嘉宾们的表情已经十分复杂
在后续的运动会 or 晚会的投票表决上,宋丹丹无形地将家长的权威笼罩在晚辈们身上,一个拍手、一个眼神示意,让她最终获得了她满意的结果。
和来自世界冠军无奈:
这还不够,心满意足的宋丹丹又开始下达表演安排,嘉宾们个个脸上写满了抗拒和敢怒不敢言。
直到王传君那句颇有个性的拒绝 " 我不要 ",仿佛正道的光,弹幕沸腾了,嘉宾激动了 ......
集体控诉宋丹丹?且慢
节目播出后,热搜成功爆了,大家纷纷数落宋丹丹的不是,控诉她倚老卖老、要求她滚出节目。
在宋丹丹身上大家看到了霸权且专治的 " 大家长 " 形象,深深代入,个个愤愤不平。
但你细品,你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细节。
在这个小团体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圈里各种类型人的缩影,强势长辈宋丹丹、和事佬汪苏泷、嘴笨李雪琴、顺势而为辣目洋子和做自己王传君,他们纷纷折射出一个小型社会中的多种诉求和几代人的显著差异化。
首先,宋丹丹的行为其实很好理解,广义来看,她像你古板且有代沟的长辈,像极了东方家庭里常见的批判式教育的虎妈。
她几乎如口头禅般的 " 找对象了没 ",耳熟吗,春节走亲戚的窒息氛围感迎面扑来,是中国式家长精准的婚恋关怀。
矛盾的开端,李雪琴的提议里,宋丹丹只 get 到了抢活,于是,作为长辈的她不自主的要为晚辈撑腰,质问 " 谁抢活了 ",在来自家长的威严下,晚辈纷纷扮起乖小孩,每个人都说在干自己分内的事情。
她意识到 " 坏小孩 " 竟是李雪琴本人,于是狠狠批评她制造了矛盾。
再看宋丹丹发现自己理解错了,李雪琴的重点是分工合作而不是抢活时的态度,:" 我觉得这是对的,你也别难过 "。
像极了吵架后求和好的妈妈喊你吃饭的样子,低头是不可能低头的,可以给你个台阶下。
而第二个矛盾点 " 晚会 "。
在 60 年代的宋丹丹眼中," 晚会 ",是热闹且又有仪式感的一件事,或许提议的时候她的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想那其乐融融的场景,所以迫不及待地往下推进,只是方法不对,几乎是摁头安利了。
巧的是,90 后几乎天生反骨,他们特别讨厌顺从和专权。相反,在 60 年代的那群人里,服从和团结才是他们的精神烙印。
众所周知的是," 几零后 " 这个概念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本身就源于中国发展得太快,不同时代的人会被归纳出不同年代属性和共性。
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个性碰撞是注定避不开矛盾的。
而宋丹丹本身,大嗓门、固执、真性情且不懂得察言观色的性格问题,放在社交语境里,都显得有些没情商,容易 " 水土不服 "。
此外,节目中以辣目洋子为首的极大部分嘉宾,影射的是我们普遍人的社交(或职场)习惯:不做出头鸟、紧跟队伍、擅长妥协,实施着中庸之道的合群▼
以及,小有个性李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