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的到来和逃逸,打脸了节目组,也打醒了节目组。
其他嘉宾从面面相觑的无奈:"许知远老师又消失了";
到后面被他的悠游自在感染,忙活了一天的黄磊在觥筹交错之后,也开始寻找独处的安宁:
"告辞了,我要去当一会儿许知远"。
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
同样是在《向往的生活》,2018 年第二季的时候李诞参与录制,懒洋洋地躺着不干活,被网友骂了三天三夜。
如今才过去 4 年时间,许知远的懒散和游离,却成为了得到万千网友共鸣的 " 收视灵药 "。
这其中,固然有对许知远敢于不合群,敢于成为离群异类的推崇和敬佩。
如同在隔壁《五十公里桃花坞》王传君那一句掷地有声的 "我不要",任何在随大流的社交叙事下敢拒绝配合表演的人,配得上所有的拥簇。
但归根结底,这四年时间,是观众变了。
2018 年到 2022,期间发生了太多始料不及的意外:中美贸易战,港府骚乱,乌俄混战,自然灾害,飞机失事,持续三年的疫情……
这几年里,我们看过太多人平静喜乐的生活,被不可抗力的时代巨浪掀翻。
大众情绪从昔日斗志昂扬,煲鸡汤撒鸡血,大谈创业梦想,批发做上市敲钟的梦;到如今陷入群体性的无意义感,虚无和疲惫,像是一个跋涉了太久却四顾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的迷路游客。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它让人兴奋,也让人惶恐。
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大家从人云亦云跟风赶路,到回过神来把目光投向更切实的生活本身,重新看见曾经因为赶路忽略的风景。
时代性的迷茫彷徨,也在倒逼大家自我叩问:活着的目的、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而像许知远这种:摆脱节目规则条框,不当虚伪社交的工具人,所流露的自知和反叛,正是这种时代情绪的表达。
他也提醒我们每个人——
哪怕难以避免地会遇到太多 " 不得已 ",但至少在生活的缝隙中,我们也要争取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供:发呆,独处,看花草,晒太阳,去海边……
这种无需计算产出,效率和 KPI 的,自由而无用的 " 许知远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