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微博热搜榜上总出现一个人名:
宋引章。
图 / 微博热搜
这是刚完结的电视剧《梦华录》里的一个角色,前期把不少网友气得够呛。连同角色一起上热搜的,还有扮演者林允。有趣的是,除了讨论剧情,每次网友都要 cue 一下林允的本名。
原来,林允原名费霞,网友都 " 亲切 " 地喊她霞姐,只要她上热搜,不管是什么话题,都要提一嘴她的本名。
有人把角色上升到演员,网友维护霞姐 / 微博评论
娱乐圈艺名和原名相差很大的不止林允。
比如,舒淇原名林立慧,毛不易本名王维家,春夏原名李俊杰,任嘉伦原名任国超 ……
所以,明星为什么非要起艺名?起艺名有什么讲究?
为什么要取艺名?
所谓艺名,简单理解,就是个体在演艺圈、戏曲界等行业内的别名。
明星之所以要取艺名,不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寄托愿望 / 改运。
比如成龙。山西卫视的《老梁故事汇》曾经说过成龙的改名原由。
那时候在香港,想在演艺圈混出头很难。成龙又是演死人、跑龙套,又是当武师,总算有个导演看上他了——靠一部《唐山大兄》就捧红李小龙的罗维。彼时成龙还叫陈元楼,罗维使其改名为成龙,就是取 " 成为李小龙 " 之意。
第二,原名不够好听或比较拗口。
这一点的典型例子有梁静茹(原名梁翠萍),冯德伦(原名冯进财),杨紫(杨旎奥)…… 虽说名字无分优劣,但从美感和阅读难度上来说,改完后的名字确实更胜一筹。
但《新华字典》就那么厚,大家的眼光也都差不多,保不齐就撞名了,再加上很多人不经常冲浪,对明星的脸不够熟悉,就会出现傻傻分不清的情况。比如娱乐圈的一个 " 世纪难题 ":
分清张馨予、张予曦、张雨馨、张雨鑫、张艺馨、张歆艺。
这么一对比,杨幂的名字真的很有辨识度 / 图源网络
也有人剑走偏锋,选生僻字。
结果就是,非粉网友根本不认识那个字。在这一点上,张大大是另一个极端,他的原名张韡(w ě i)鲜有人认得,但谁还不认识 " 大 " 字咋的。
有人把明星改名的原因分类得更细,共 8 种
不过艺名对艺人来说有利也有弊。
最可怕的弊莫过于,经纪公司直接把你的名字给另一个人," 克隆 " 出一个你来。
歌手胡杨林就遭遇了这件事。2005 年,一曲《香水有毒》红遍大街小巷,这首歌的演唱者正是太格印象公司的签约歌手胡杨琳,艺名 " 胡杨林 "。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09 年,胡杨林和太格印象公司解约。然而,2013 年,太格印象公司签约了歌手桂莹莹,并给她起艺名为 " 胡杨琳 "(《香水有毒》原唱的本名)。2014 年,太格印象公司声明收回 29 首歌曲演唱的授权,其中包括胡杨琳的成名作《香水有毒》。
一时间,真假胡杨琳难以分辨。
搜索《香水有毒》,第一个出来的是胡杨林,第二个就是桂莹
莹。/ 百度搜索页面
最终,真 · 胡杨琳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把老东家太格印象公司和桂莹莹起诉了,最终胜诉。
除了《香水有毒》的真假胡杨琳,还有云菲菲(原名钮春华)和云菲菲(原名卞苡然),以及《套马杆》的乌兰托娅和乌兰图雅,至今仍在扯皮个没完。
至于借着艺名相似炒作或蹭热度的也有,比如西域刀郎和刀郎,还有当初费霞改名林允时,就被少女时代门面林允儿的粉丝骂得不行。
可见艺名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改名的科学原理
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这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俗语,简单直白地揭示了一个好名字的重要性。对明星来说,颜值基本上是进圈的门槛,而好的姓名,就拥有一种 " 听起来就帅、美 " 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