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直接说:「因为上一季的人都正常。」
这话一出,再加上前面她不愿提问,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意有所指。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但大家表情都很微妙。
井柏然的一脸懵逼。
陈意涵的尴尬大笑。
杨洋的皱眉深思。
而在节目外,这段更是被讨论的热火朝天。
成了综艺尴尬界之光,经典永流传。
这些综艺尴尬名场面的诞生,有嘉宾的功劳。
更少不了节目组的剪辑和推波助澜。
综艺节目想要冲突,这本没什么错。
毕竟,太过平淡的节目会变得无聊,让人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第四季的《花儿与少年》,就是这个道理。
原以为,它的回归能引来不少的话题和关注。
可刚开播,「无聊」的词条就被顶上了热搜。
网友纷纷吐槽无聊,并且还怀念起第二季。
当然,这并不是观众鼓励艺人撕逼,支持节目引导矛盾。
而是在如今,明星艺人普遍情绪得体的真人秀环境下。
难得能让人看到一点新鲜刺激。
但要知道,制造冲突也不是一件易事。
它既要让观众乐于看下去,又得让人不觉得厌恶。
而最关键的,还是不能主次不分。
一心只想靠撕逼,话题出圈,却忘记了综艺本身的内容质量。
回看最出名的几档综艺名场面。
宣扬演技,让演员回归初心的综艺,最有看头的是吵架,是哭。
打着让明星互助社交的慢综,最出名的还是撕逼、宫斗戏。
这些乌烟瘴气的抓马画面,成了节目唯一的记忆点。
而其原本想要传达的内容,几乎都被忽略。
在这样的情况下,节目内容和口碑早已全然崩塌。
变得臭名昭著,只能成为观众闲聊时的谈资。
又或是如《花少 2》一般,被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那才是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了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