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傅达仁在瑞士安乐死,在欢声笑语中喝下毒药,过程催人泪下
傅达仁称陈小姐为“半个夫人”,一家相处倒也和睦融洽。
晚年的生死搏斗
人到晚年,身体各项机能已是大不如前了,这个时候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了。

傅达仁一家
傅达仁晚年最大的不幸应当是从确诊胆管阻塞开始的,在医生的建议下,傅达仁进行了切除胆囊的手术,此次手术非常的顺利,不久之后傅达仁便出院回家了。
原本以为可以就此安度晚年,但是,令傅达仁没有想到的是,疾病带来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不久之后,傅达仁去医院复查,复查的结果显示他的病又复发了,不仅是复发而且病情急剧恶化,直接发展成为了胰脏癌晚期。
癌症的确诊,就像是死神下的通牒,比死亡更令人心生恐惧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傅达仁就这么站在通向死亡的大门前,看着那扇门离自己越来越近。

傅达仁吃的药
起初,傅达仁还是积极地配合治疗,但我们也都清楚,癌症的治疗是漫长而痛苦的。
治疗期间需要用一种止痛贴片,但不幸的是博达仁刚还对这种止痛贴片严重过敏,这使得他的治疗过程更加痛苦不堪。
在治疗期间,傅达仁常常处于头晕恶心的状态,甚至在打点滴的时候还会出现抽搐。
一番折腾下来,傅达仁已经憔悴不堪,他向家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安乐死结束痛苦。

家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反对的,百般劝说,建议他撰写回忆录,建议他开办画展,他的儿子更是为了激起博达仁求生的欲望,在治疗期间举办了自己的婚礼。
得知这个好消息的博达仁状态确实改善不少,打着止痛针,拄着拐杖参加了儿子的婚礼。
只是,癌症已经将傅达仁的身体吞噬殆尽了,他的身体脆弱的甚至经不起一次化疗,看着傅达仁日渐憔悴的面容,家人们最终答应了他安乐死的请求。
2016年,傅达仁上书请求台湾当局将安乐死合法化,未被接受,辗转努力,两次飞往瑞士,最终,在2018年执行了安乐死。

离开之前,傅达仁曾抱怨道,台湾省安乐死的不合法,使他不得不客死他乡。
其妻子更是在安乐善终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将视频公开,表示丈夫走得很平安,很喜乐。
就像傅达仁所说:“这种痛苦你们外人不知道,真的,我说也说不完……谁想死啊!”在亲人朋友的簇拥下走向死亡,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如果不是活着的痛苦无法忍受,有谁会走向死亡的怀抱呢?

此事一出,网上抨击之声不在少数,说来说去,无非是个“好死不如赖活着”。
我们理应尊重一位老人的选择。至于傅达仁曾提到的安乐死合法化,考虑到潜在犯罪的隐患,我国对于安乐死不合法的规定自然有其合理性。
在中国,有关死亡的话题长久以来都是比较避讳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看待死亡的心态越来越趋于平静。
李白曾感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但当人们面对化作尘埃的最终归宿时,“悲”一定是唯一的情绪和态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