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高调炫耀,却又占据了平价柜,把平价雪糕的空间都挤没了,甚至化身雪糕刺客,随时给人沉重一击,群众实在难以接受。
随后 " 网络辅警 " 纷纷上线 " 调查 ",从中考乃至校考,早古的视频等蛛丝马迹都被揪出,大有墙倒众人推之势。
易烊千玺与罗一舟是否符合 " 在校期间为非在职人员 " 这一应聘条件,以及有没有到考试现场等一些列问题也饱受质疑。
在生存压力下,公众的情绪就犹如 " 火药桶 "。
在群体极度愤怒的形势下,也有网友对此事评价为 " 国家话剧院与明星之间存在双向选择 "。
演员能商演,能挣钱,能拉来赞助,换就话说,明星能为话剧院带来有效收益,这个理由同样适应在从网红到公务员的丁真身上。
中国话剧团的田团长就曾在采访中透露,说关晓彤是被剧院主动 " 吸收 " 的。
有人认为,这属于特事特办和互惠互利。
但问题在于,这个绿灯是否伤害了普通人的利益,以及在大环境整体压力下这大肆宣扬形成的参差必定使得大家破防。
在此之前,明星和普通人之间的矛盾早就存在了,考公的事件更犹如一个导火索。
7 月份,# 袁冰妍工作室偷漏税被罚 97 万 # 的消息本就一度冲击着大众的认知,这种收入悬殊下,是对普遍打工仔的一次强烈打击。
更别提此前 " 日薪 208 万 " 的郑爽,和 " 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 的范冰冰,姐的自信来自于 1.3 亿的高年薪收入。
这种极具悬殊的差距会让普通人陷入宿命论的矛盾,质疑努力的奋斗的意义。
矛盾长期累积,社会压力如一根弦,明星与普通群众终有一战。
不敢输的 " 小镇做题家 "
在这次愤怒的背后,除了资源被争抢本身,在年轻网友中,这种愤怒最终落到个体的不甘之上:
" 我每天背题到深夜,明星考编居然可以不用笔试,也太容易了 "。
2022 年,909 万的毕业生中有 200 多万都在考公务员,录取的比例在 68:1,几乎意味着需要冲破千军万马实力,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寒窗苦读。
在这份愤怒背后,也是普通人的焦灼,以及再次被提及的 " 小镇做题家 " 的不易。
一个人对抗几代人留下的竞争劣势,付出成倍的艰辛和努力下,发现了 " 一个跌跌撞撞奔向罗马和出生就在罗马 " 的现实。
" 我拼了命,你触手可得 "。
这很残酷。
即使如今正在拼命挑灯夜战的考编人,这辈子大概率不会去报考话剧院的演员岗,明星和普通人的考编岗位也压根并不相同。
所以事实上也难以存在 " 明星占了我的考编名额 " 的状况。
争执到最后,这件事情的本质,到底还是普通人心疼普通人。
然而,对于有媒体提出的 " 科学家和演员是平等的 " 话题一出,则再次激发了群愤。
" 颜值是稀缺资源 " 是一种扭曲的认知。
还营造了一种不接地气的高高在上感,它不仅否定了努力,继而嘲讽了深陷内卷泥潭苦苦挣扎的普通人,还将矛盾再一次激化。
普通人过五关斩六将、报录比达到几百比一的考编之路,碰到了人气与资源不在一个量级上的明星对手们。
于是,宇宙的尽头似乎挤满了 " 特权 "。
所以,即使有媒体采访国家话剧院的工作人员回应:
" 尚处于公示阶段,并没有录取 "、" 会将以上问题反映给领导,并做出统一回复 "。
但截至目前也无法平息愤怒。
公众生存焦虑感普遍强烈的疫情社会,人们更容易感受到阶层跨越的困难。
一度在社会压力下苦苦挣扎,卷生卷死,本是机遇不均等的当下,阶层的任何 " 特权 " 嫌疑,都会触动群众敏感脆弱的神经。
即使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但人们也想努力争取相对的公平,所以他们急切地要求回应一个真相,一个证明公平存在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