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球的《鱿鱼游戏》中,女主姜晓,同样不好惹。
她是个小偷,性格暗黑,想拿到二百多亿的奖金,为母治病。
这种欲望,体现在剧情上就是她不顾一切向上攀爬的能力。
第二轮参加鱿鱼游戏,玩家都被迷晕了,只有姜晓清醒,她还偷偷藏了一把刀,胆大精明。
这样的暗黑系女人,追求物质和权利,并非真的拜金拜权,而是一种自救手段,以此弥补安全感和认同感。
让人恨不起来。
大火的《顶楼》,也是全员恶女设定。
从申秀莲的复仇开始,到千瑞珍,为了帮女儿洗脱罪名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陷害他人。
狗血,但真的上头。她们也够 " 颠覆 "。
她们虽然满身缺点,但目标清晰,一心改变命运。
虽然善恶交织,但比起单一的好人或好人,她们身上极具矛盾感,角色刻画的立体饱满,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泰剧《禁忌女孩 2》里的娜诺,曾一度大火。
对这种多少沾点暴力倾向的疯批美女,观众却爱的不行。
她被称为 " 撒旦的女儿 ",就是所有人想羡慕又无法企及的理想型。
一头齐肩短发,眼神邪魅,霸气制裁校园渣男、杀人的富家女。
这个人物亦正亦邪,不受规则约束,揭露罪恶,甚至不惜以恶制恶,以暴制暴。
国产剧不是没出过恶女。
但,国产剧的坏女人要么成了工具人,要么是不能演的 " 禁区 "。
她们往往作为配角出现,人物扁平单一,是女主故事的背景板。作为工具人,用来制造麻烦,推动剧情。
又或是把" 恶女 " 漂白,把原本有趣的角色,改得单一无趣。
比如新版周芷若。
把一个表面柔弱,暗藏野心的心机女,改成了受尽欺负,被迫反抗的苦情女。
《祝卿好》中的刘泠,被粉丝追捧为难得一见的恶女,但内里还是古偶剧女一的配置。
爸爸是广平王,唐朝皇子。
喜欢的人是当朝权贵。
生日当天,跑去风月场所欣赏男艺人跳舞,和男主开启欢喜冤家模式。
她的恶女行为此后主要表现为霸道撩汉、耍大小姐特权。
借酒消愁,梦中会情郎,乞巧节大闹陆府。
哪里是恶女,充其量是小作精。
从前的国产剧,喜欢楚楚可怜的小白兔,或是坚毅的大女主。
而这几年,观众口味发生变化,国产剧生产出清一色独立清醒女主。
偏偏,这些自诩独立清醒的女主,动辄绝情断爱,让对手痛哭流涕。
爽是爽了,却也变得扁平化,少了些真实感。
反倒是在恶女身上,我们更能看到角色的丰满性和世俗的 " 欲望 "。
《与君初相识》中的顺德仙姬,刚出场是不折不扣的反派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