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揭晓,原来纵火案也与争产有关。
纵火案的主谋,是回廊亭酒店的经理。
她另一个身份,是老总的秘密情人,而且和老总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私生子。
她隐忍多年,心怀恨意,又爱子心切。
得知老总将在酒店公布遗嘱之后,便下了决心,趁机除掉老总的大家族,让自己和老总的私生子成为遗产继承人。
也就是说,一个没戏份、没铺垫的配角,却是案件的真凶。
对观众来说,既少了代入感,也少了推理的快感。
而前期宣传的男主「白切黑」反转,在剧中也并未出现。
程成自始至终都是正面形象,顶多只是换了一身黑衣服。
重新定义「白切黑」
并且结局交代,他的私生子身份属实。
这就导致原著中最重要的「深水炸弹」不复存在。
男主不再是一个为了金钱伪装深情的心机骗子,而只是一个被卷入风波的善良之人。
直接抹去了原著对于人性叵测暗黑的主题表达。
这番改编,少了悬疑,也少了情感。
悬疑、爱情、商战、豪门恩怨都想要,结果就是一条线都没拍好。
不仅如此,细节处更是破罐破摔,糊弄观众。
尤其是令人出戏的旁白。
剧组似乎生怕观众看不明白,非得插入低沉雄厚的男声解说。
小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大到剧情的起承转合,旁白阴魂不散如影随形。
既侮辱了演员的表演能力。
又侮辱了观众的智商。
不怪网友吐槽这是「有声小说」。
除此之外,台词也没有经过精雕细琢,有明显的逻辑错误。
比如,「不想被别人听见,就使劲嚎」。
还有在养父谎称自己是程成的亲生父亲时。
用「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来形容,闻所未闻。
诚然,东野圭吾的《回廊亭杀人事件》不算佳作。
原著中不乏狗血、过时之处。
但其中对于畸形之爱的刻画,对人性黑洞的挖掘,极具影视改编潜力。
可惜剧版《回廊亭》去其精华,取其糟粕。
拍出了一部「四不像」。
尽管邓家佳、张新成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但在一部全线崩溃的剧中飙演技,就好比抡圆了拳头砸到一团棉花上。
只能换来两个字:浪费。
当然,《回廊亭》的烂,不是孤立的。
自从迷雾剧场火了以后,我们没等到优质国产悬疑剧爆发,反倒是出现了好几部类似的诈骗剧。
它们的毛病都很相似。
首先,不分主次的元素堆叠。
题材的叠加并不是不可以。
《隐秘的角落》在讲述案件的同时,也深入了朱朝阳的家庭悲剧。
通过一场喝牛奶的戏,真实又窒息的还原了他在家庭中被母亲控制的无奈。
但这也是为主线服务,为之后朱朝阳的黑化做准备。
而一些悬疑剧为了吸引观众,主次不分。
把本该是悬疑的剧情让渡给了爱情、职场、家庭等元素。
《八角亭谜雾》沦为八点档家庭伦理剧。
《回廊亭》悬疑 + 爱情 + 职场的设定太过杂糅,顾此失彼。
其次,人物塑造太过单薄。
一部好的悬疑剧中,角色的塑造应该是多面、立体的,不断试探人性之恶。
正像《隐秘的角落》里,全员恶人的塑造。
张东升杀了岳父岳母。
以朱朝阳为首的三个小孩也并不天真。
他们共同参与了杀死朱朝阳妹妹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