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曾昭怡的话说:"我们有什么事,她会9秒9冲过来"。
之前,曾昭怡创办自己的时装品牌,哪怕马上就要赶飞机出差,何超琼还是特意抽空过来看了十几分钟秀,替干女儿站台。
投桃报李,每年的母亲节和生日,曾昭怡也都会帮干妈庆祝。
还有一年,何超凤过生日,正好撞上曾昭怡毕业,寿星还反过来悄悄为她准备蛋糕庆祝,把曾昭怡感动到不行。
何超凤和曾昭怡
何超琼和何超凤的种种爱护,除了是看着她们长大的情谊,或许也带着对姐妹三人的心疼。
毕竟,曾家的一堆事儿,也是糟心得很。
曾家三姐妹
2
1997年以前,曾家在港岛,也是有过光辉岁月的。而这段辉煌的过往,正是由姐妹们的爷爷曾纪华开创的。
1913年,曾纪华出生在福建惠安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曾乃铭是晚清的岁贡。
曾家兄弟三人,曾纪华排行第二,自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不幸的是,9岁那年,父亲曾乃铭便过世了,曾纪华勉强念完小学后,就跟着哥哥一起去晋江谋生。
世道艰难,要想出人头地,或许只有下南洋一博,因此,23岁那年,曾纪华去了缅甸。
孤身一人背井离乡,他从伙计做起,又从买办升到经理,之后用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人脉,靠进出口大米赚到第一桶金,在缅甸开了自己的公司。
曾纪华
后来,曾纪华的生意版图逐步扩大到香港、印尼、新加坡、以及菲律宾等地,涉足的领域也逐渐增多。除了米粮外,他还相继开起了纸厂、香烟厂、印刷厂、罐头厂以及汽水厂等,后期又进军船务、房地产业,成了东南亚著名的实业家。
鼎盛时期,曾纪华纳税之巨,仅次于当时的石油供应商。
后排左三:曾纪华
不仅如此,作为著名的爱国侨领,二战爆发后,曾纪华主动在重庆建药厂生产抗生素,支援抗日。
因而他和周总理、蒋介石等重要人士,也都私交甚笃。
1997年,曾纪华在香港去世,享年84岁。
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亲笔题了挽联以示哀悼;
马上就要登上香港首富宝座的李嘉诚,罕见现身扶灵;
六叔邵逸夫拄着拐杖,赶来送老友最后一程;
还有台湾政商界名人辜振甫,也特意从台湾飞到香港和曾纪华做告别。
彼时,谁也没料到,这场全港为之侧目的葬礼,似乎竟成了曾家最后的荣光。
而这巨大的落差,被许多媒体归咎于曾老爷子对二房的偏心……
3
和许多出生较早的港岛富豪一样,曾纪华也有两位太太。
原配王素英,是他初到缅甸时迎娶的妻子,两人还是同乡,婚后一共生育了三子两女,其中长子曾文仲最为出色。
只不过,比起相识于微时的原配,曾纪华显然要更宠爱他后来在大马经商时,迎娶的二太太冯婉琳。
连带着二房的两个儿子曾文豪和曾文能,也被他放到心尖上疼爱。曾纪华过世后,将包括四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绝大部分遗产,全都留给了他们。
如前文所说,曾文豪,便是曾昭怡三姐妹的父亲,也是何超琼的发小。
曾文豪和三个女儿
老父亲偏疼幼子,原也不足为奇,但豪门大家长纵使心有偏爱,一般也不会影响家业大局。
然而,曾纪华的偏心,却为曾家留下了一大隐患。
他过世后没多久,把无数港岛富商吹得负债累累的97年金融风暴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