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偏偏就是这碗安胎药,就出了问题,最终让华妃流产了,华妃又岂是省油的灯,自认为错信端妃而流产后,她灌了一壶红花给端妃,让端妃常年缠绵病榻,终生不能生育,两人就此结怨。
在华妃心中,自己流产无疑是拜端妃所赐,因此她之后更是在宫中常年刁难端妃,让端妃过着受罪的日子,那么,令华妃流产的真的只是端妃一人所为吗,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端妃送去的安胎药实际是皇上雍正和太后指使的,端妃只是给皇上和太后当了替罪羊,端妃曾有次几乎对华妃吐露实情,她对华妃说:“我.........,就像你一直认为我害死了你的孩子一样”。
华妃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就不得而知了,虽然华妃一直飞扬跋扈,不得人心,但是她对皇上的感情是绝不能否认的,华妃也许从来没有想过,害的自己流产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心中最爱的皇上。
皇上和太后之所以策划流掉华妃腹中的胎儿,跟华妃的家世有关,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华妃因为大将军哥哥的缘故而受宠,但她哥哥的身份也为她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华妃的哥哥年羹尧大将军,在西北手掌军中大权,已经有尾大不掉的态势,年羹尧更是不知进退,和妹妹在宫中一样,在朝中飞扬跋扈,皇帝早已经有了剪除年羹尧势力的决心,这也是华妃最终悲惨结局的真正原因。

早在华妃怀上胎儿之时,年羹尧尚未有如此大的势力,当时的雍正应当并没有铲除年羹尧的决心,但华妃外有哥哥这个强援,一旦再生下儿子,就会打破后宫之中的平衡,而且后日这个儿子长大,更有可能带来外戚干政的风险。
十分精通厚黑学和帝王心术的雍正,自然能看出华妃怀孕一事带来的弊端,在他眼里,华妃也好,年羹尧也好,都只是可以利用的棋子而已,因此雍正和太后,一起策划了这起事件,利用端妃给华妃送药,除去了这个胎儿。
可怜华妃还只盯着端妃,却不料不想让她怀孕的正是自己的夫君。
在华妃流产之后,皇帝和太后,更是精心设计,给华妃安排了欢宜香,欢宜香中含有麝香,大量服用可以让女子不能怀孕,这种香料在宫中仅供给给华妃一人,实则就是皇上和太后预防华妃怀孕的一道保险,蒙在鼓里的华妃,还以为这是皇上给她一人的恩宠。

秘密背后带给宜修残害皇子的依仗
从送药去给华妃打胎,再到给华妃安排欢宜香,这种种的一切,自然都被宜修看在眼里,这里面的种种谋划,宜修身为雍正身边的老人,也能推断个八九不离十,也因此让宜修发现了雍正心中暗藏的一个心思。
雍正利用端妃打掉了华妃的胎儿,引来华妃的报复,用红花害的端妃失去了生育能力,而端妃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她也是武将家族出生。
宜修揣摩雍正的心思,武将在外掌有兵权,一旦武将家族的女儿在宫中生下儿子,内外勾结后,就可能有人觊觎皇权,这是雍正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并不希望宫中这些外有强援的妃嫔们生下皇子,造成日后外戚之乱的风险,而宫中的武将之女,也远不止华妃和端妃两人。
看穿雍正不想宫中有些妃嫔生下皇子的心思,心里早已扭曲的宜修皇后,就走上了残害皇子的疯狂之路,她的种种行为,还被网友们冠上了“打胎小能手’的封号。
宜修皇后在宫中残害皇子,除了发现雍正心里的秘密,还因为她自恃太后不会动摇自己的皇后地位。

太后为何不会揭穿宜修呢,这是因为太后和宜修本是同个家族,如今家族中的嫡女纯元已经去世,太后更是要力保宜修,这样才能维护家族的利益。
太后临终时,曾对身边的竹息姑姑说过过,她早就知道宜修谋害纯元皇后的事情,更是知道宜修皇后一直在后宫中残害妃嫔皇嗣,但为了家族的利益,她无论是觉得宜修的行为再怎么罪恶,她也要为了家族的利益保住宜修的皇后之位。
还有就是,宜修随着大皇子的死去,心中对于属于“丈夫”的其他孩子的出生,自然带上了怨怼,她的孩子原本应该享受着最至高无上的一切,但是却无法活下来,那么这些“庶子们”,又凭什么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