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两人擅长的不一样,所以布仁巴雅尔经常为乌日娜伴奏,而乌日娜也会教他擅长的长调,年少时期的爱情,几乎都是日久生情,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也不例外。
只是草原的孩子都很单纯,大人说要谈恋爱搞对象,必须要到20岁,在艺校的布仁巴雅尔,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但乌日娜却才17岁,太小了。
于是,布仁巴雅尔只能选择等待,他觉得乌日娜到了18岁,两人就可以公开的谈恋爱,确定下恋人的关系。
有一次,文工团演出人手不够,便向学校借调了3名同学,准备随团参加全国调演的选拔赛,布仁巴雅尔和乌日娜都在其中。
在那训练和演出的日子里,爱情疯狂增长,让两人都有种离不开对方的感觉。紧接着,乌日娜表现很优秀,便被文工团选中留下,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去北京参加全国的文艺汇演。
一对刚迈入热恋的情侣,就这样被迫分隔两地,他们只能靠着书信来叙述各自的思念。
到了寒假,乌日娜便回家去看父母,作为家中的长女,乌日娜没有太多的时间,因为她要做的家务十分多,所以没有多少时间和布仁巴雅尔写信。
有一次,布仁巴雅尔收到乌日娜的信,信的内容让布仁巴雅尔觉得很可疑,在这之前,两人只要通信,信中的内容都是情意绵绵的话,而这次的内容,却只是几句含混不清的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奇和疑问充满了布仁巴雅尔的心,他不知道乌日娜是怎么回事,以为乌日娜回到家乡后,是不是变心了?
一想到乌日娜可能变心,这就让布仁巴雅尔坐不住了,十分焦虑、着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时的交通或是通信都极为不便,要是再写信的话,要等回信至少要一个星期以上,要是坐车的话,那也至少得两天。
不论是写信还是坐车去找乌日娜,这都让布仁巴雅尔一一否决,他时间太长了,面对心爱的人,布仁巴雅尔哪里能等,恨不得立马找到乌日娜,一问究竟。
03.
为了早点见到心爱的姑娘,布仁巴雅尔只好骑着姥爷送给自己的那匹红马,快马加鞭朝着乌日娜的家乡赶去。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里,布仁巴雅尔疯狂地骑着马前往,一口气跑了一百多公里,终于在晚上8点多赶到了乌日娜的家。
当布仁巴雅尔突然出现时,着实把乌日娜吓了一跳,差点就没有认出来,因为当时的冬天,骑马赶过来的布仁巴雅尔,不论眉毛头发,还是脸上都布满白霜,就像是一个雪人,就连脚下的红马都成了白马。
对于布仁巴雅尔这个不速之客,也迅速在乌日娜整个村子都传开了,顿时轰动了村民们,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从未有人会为了一个姑娘,奔赴这么远的路程。
为了能够看看这个少年郎,村民们纷纷来探望,看着布仁巴雅尔这个少年,村民们都很敬佩,就连乌日娜的父亲,也被他的执着深深感动。
有人问:乌日娜身上有什么,才值得你这样不远千里地奔赴而来?
布仁巴雅尔说:很简单,就是我们是相爱的,只有相爱的人心里才知道,我们是音乐学校的同学,都是学长调的,她唱歌在同学中是最优秀的,我感觉她是音乐家的料。
虽然布仁巴雅尔是蒙古族,乌日娜是鄂温克族,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接连他们爱情的红线就是音乐。
因为特殊年代,乌日娜的父亲也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加上乌日娜是长女,她也承担起了家里的家务,经过不幸的童年,比起同龄人来说,不论是布仁巴雅尔还是乌日娜,都很能理解大人的压力,同时也让两人更加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