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是以第三人称的眼光,去审视镜头下的人物。
再要么,是一种十分神秘的视角,比如两人吃饭时,从他们身后的缝隙窥探。
再比如,从人物身后的遮挡物进行窥探。
这样的镜头用得好,能恰如其分得结合剧情,营造一种神秘感。
同时,通过这种镜头,观众很容易获得自己“第三方”的满足,就像自己真正参与到了这些案件和具体场景中一样。
一部悬疑剧,如果连观众都带入不了,那悬疑又从何而来呢?
第二种,是大量跟拍,晃动以及黑屏的巧妙运用。
跟拍和晃动,一般的剧不敢用,尤其水平不够,容易造成观感不适。但《盲庭》并没有回避这种拍摄手法,反而在不少场景中起到奇效。
开头撞车营救戏份里,就有大量这种晃动的镜头营造紧张气氛。
镜头跟着夏雨跑的时候,很明显能感受到人物本身的焦急。
同时,这种晃动又有临场奇效,配合剧情很容易让观众入戏。
黑屏也有类似的效果。
尤其在灾难场景中,一段黑屏的插入,预示着主人公此时的状态。
观众无法判断发生了什么,更无法判断主人公是死亡还是手上,短暂的黑屏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甚至起到放大这种情绪的奇效。
两种拍摄手法,已经完美呈现了《盲庭》表层的悬疑。那故事深处的悬疑,就更有意思了。
张黎知道怎样带动观众,更知道怎样拍好一个故事,所以《盲庭》中,除了正义的男主鲁南,我们几乎找不到其他完全正派的角色。
没错,《盲庭》有全员恶人潜质。
追着鲁南的律师冉森,声称自己是为了还田洋一个公道,但毕竟他是田洋的马仔,拿田洋开给他的工资。
不顾个人安危为判了死刑的老板奔走,冉森的目的单纯吗?
刑警队内部,也不都是善茬。
先看南津刑侦队长吴队,为人潇洒精干,却不像好人。
面对群众,她满口套话官话,不解决实际问题。
面对鲁南,她不说什么真话,反而一直在暗中观察,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面对冉森的投诉,她不闻不问,张口就是“走程序”,仿佛已经认定田洋就是凶手,巴不得他早点死。
这个队长,不简单。
再看江州刑侦乔政,她曾在江州负责田洋案子的审理,对待案件,她的态度也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