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起来不舒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西方时尚有着更大的话语权,是上位者。
因此,西方主流时尚之外的国家和民族,很容易就成为被压迫的下位者。
文化挪用,指的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压迫和剥削。
它可以不经你的同意,拿走你的文化,并且重新定义你的文化。
比如 2017 年,杜嘉班纳拍摄了这样一组广告大片,照片里是衣着光鲜亮丽的模特,像要去参加什么时尚活动,但其实走在北京的大街上。
迎面而来的是披头巾的阿姨,模特穿着华服坐在垃圾桶旁。
整个画面多看两眼都让人生理不适。
别误会,我不是指责这组大片太接地气,不高级。
而是杜嘉班纳的呈现过于「片面」。
昏黄的滤镜,特意锐化后显得粗糙的质感,慌张的路人,怎么看都觉得,模特和路人是两个次元,这更像是一组展现发达国家 VS 发展中国家的老套叙事。
而大家都知道,这根本就不是现在的中国。
更讽刺的是,这组大片就叫做《DGLovesChina》…… 你能感觉到 love 吗?
在文化挪用方面,杜嘉班纳可谓是罄竹难书。
2018 年,著名的筷子事件。
杜嘉班纳请来了一位亚洲模特,让她演示用筷子吃披萨,并称筷子是「小棍子状的东西」。
讲真,我们会拿筷子吃披萨吗?
并不。
那么这就是一种对我们筷子文化的曲解。
2018 年,《Interview》杂志刊登了这样一组照片。
模特头戴斗笠,肩挑扁担,扁担上挂满了 CHANEL 当季手袋,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试问,谁不知道斗笠是在农作的时候戴的呢?
试问,谁会用扁担来背包包呢?
这组大片完全曲解了斗笠和扁担在我们生活中的真正用处,只把它当做一种猎奇的元素。
久而久之,如果不反抗,那外国人就会以为我们就是照片里那样。
就像这次 Dior 事件。
现代改良马面裙很多汉服商家在做的。
我们自己的汉服商家做,那叫发扬传统。
但 Dior 这种外国品牌做,只能叫文化挪用。
本来它叫马面裙,Dior 却说它是自家经典廓形,那是不是以后所有马面裙都只能叫 Dior 经典廓形仿款?毕竟 Dior 在全球的知名度比马面裙大很多。
这不就等于侵占了我们的传统服饰吗!
Dior 2021 年秋冬这件也疑似马面裙
难怪不少网友都害怕说,那以后 Dior 会不会注册这个版型,说它们的才是正宗的?
幸运的是,从法律上来说,Dior 不太可能把这条裙子注册为自家专利。
Gucci 的马衔扣乐福鞋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发明了,从那时就注册专利,直到 2018 年才成功。
Christian Louboutin 在 1993 年发明了红底鞋,也是在 2018 年才申请成功。
要想拥有一件产品完整的知识产权,必须要证明它是品牌的独家标志、有足够的的认知度。
比如 CHANEL 的山茶花, 1923 年就开始使用,2020 年才拿到知识产权,期间一直用山茶花作为包装元素,才得以认证成功。
对于加个装饰约等于改个款的服装来说,要求只会更苛刻。
比起 Dior 注册专利,更可怕的是被文化殖民。
在抄袭、借鉴蔚然成风的时尚圈,有时候被文化挪用了,根本说不清。
当我们在骂 Dior 抄袭马面裙的时候,外网却认为 Dior 抄袭的是 Sacai,因为他们觉得裙子两侧的褶子设计是 Sacai 的标志性设计。
图源:小红书 @Mia Fan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