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苦媛久矣
从佛媛、病媛、学术媛到飞盘媛。
用 " 媛 " 字污名化女性的故事,从去年到今年,已经吵出了电子包浆。
或许有人记得那位被顶上风口浪尖的 " 病媛 " 女孩。
澄清时,她泣血控诉,因为已经得了癌症,根本没有带货,而那张照片,只是为了调剂心情而已。
而仅仅表现出自己状态不错,她就要背上以 " 假病 " 博取 " 真流量 " 的骂名。
究其本质,对方造谣的原因竟然是她 " 在病床上竟然这么好看,觉得假,所以是媛 "。
美是一种原罪。
可笑吗?可笑,但是这种 " 靠外表鉴媛 " 的丑陋度量衡,却从未停止。
玩机车的女孩,打扮飒一些就是 " 机车媛 ",玩腰旗橄榄球的女孩,穿着短上衣就是 " 球媛 "。
拿着 " 媛 " 字戳章横行霸道,其实说明了一个隐含的逻辑:
女性被定义为 " 是否配做一件事 ",往往由外表而决定,而她们自身的能力,则很少被关注。
这是一种极其隐秘的刻板印象,底层还是厌女和蔑视。
还记得吗?之前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 " 学术媛 " 事件。
28 岁的朱雯琪,以年纪第一的成绩,从牛津大学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她拿到了两个全额奖学金,还将继续读博。
很快," 中国女孩年纪第一牛津毕业 " 的词条上了热搜,而她却遭受了一轮又一轮的无端指责。
有人点评她的外表——说她太好看了,苗条,健康,面容姣好," 这个脸不是读书的面孔 "。
有人点评她的照片——露腰露背,搔首弄姿,猛加滤镜,p 图过分,妆容太浓,根本不是好女孩。
有人点评她的主页——说她不是秀身材就是秀美食,写的文案和微商没啥两样,不可能是博士。
有人干脆一锤定音:这不就是学术媛吗!
为了考验她是不是有真本事,还有人给她出了几道本科数学题,扬言 " 你能把这些题做出来我就信你 "。
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置之不理,但是牛津小姐姐接受了挑战,很快得出了答案,还贴出了自己的相关证明,逼得质疑者噤声,造谣者道歉。
这件事在网上翻起一阵声量巨浪,但是证明完自己,朱雯琪只是清淡地说:
我们不可能掌控别人的言论,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后,朱雯琪又投入到了她精彩的人生中,美丽,鲜活,优秀。
而当时骂她学术媛的人,又转入了新的战场,去鉴别的媛 ……
女生的外表展现,她的本质有关系吗?
为什么一个女性,无论她在做学术、做运动、治病,一旦她显示出一丁点女性特征,她的身材、她的面容、她的着装,就一定会被围攻、被质疑呢?
说到底,还是一种四处蔓延的 " 厌女病 " 作祟罢了
——女性只有在无性别或是像男人一样的时候,才会被认真对待。所以当她想要得到尊重,就必须遮盖自己的身体、掩饰自己的欲望、压抑自己的天性,做那个符合定义的 " 好女孩 "。
" 媛 " 本来是一个优雅的词,体态端正,品行美好。它不应该被沾惹尘埃,更不应该有女孩因此被收缩自由。
而 " 鉴 " 是一面双面镜,时时拿着放大镜,处处搜集女性行为不端、作风轻浮的证据,
未必能如实反映对面的她。
但一定能窥见,屏幕这端愚昧狭隘的你。
文|谷氨酸 编辑|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