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保证,不换导演和主演,这部剧就能大获全胜。
毕竟,第一季和第二季只相差了一年,第二季和第三季却隔了足足五年。
这就导致了,新一季的演员妆造有点用力过猛,和前两季根本不在一个画风。
以前,清新可人大学生——
现在,明媚妖艳影楼风——
且不说,在视觉质感上跟当下的主流青春剧有多大的差距。
就说每集 30 分钟的片长,前六集就拍了个返校的过程,就真的很难让人入戏。
再加上,群像戏很不友好,人设跟着集体大突变。
比如,萌妹子李殊词,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小淑女。
到了新一季,开口一句 " 哼哼 ",小妹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这还不算完,到了宿舍的李殊词就像是喝了假酒一样。
不仅 " 哼哼 " 怪上身,还时不时地叉腰,来一段大胆宣言。
这矫揉造作的演技,尬得人浑身起满了鸡皮疙瘩。
再比如,钟白这个角色,走的一直是 " 女汉子 " 的路线。
她性情爽朗一直暗恋男主,和肖海洋也有感情线,她的妆容一直都是清新自然的。
可到了这里,大直径美瞳+飞起的眼线+波波唇。
完全没有那种柔中带刚的气质。
一开口,宛如一个 " 精神小妹 "。
角色看着别扭,就更别提感情线了。
剧里,每个主角的感情线都被削弱了不少。
主演们都在模仿曾经的自己,明明都已经大三了,仍然是少男少女的青涩之感。
小妹最常看到的评价:这一季味儿不对。
确实。
当第三季以变脸的男主、奇怪的妆容、更改的人设开场时,微妙的割裂感就产生了。
其实,观众们并不是抵触更换角色本身,而是无法接受滥竽充数的作品。
在此之前,导演毕鑫业就已经透露自己被换的消息,原因不为外人道。
总是一句胳膊拧不过大腿,自己也没有办法。
懂得都懂,整部剧只是主创团队在资本的逼迫下,完成的一次 " 情怀收割 "。
的确," 网剧 " 的环境早就变了。
现在,一部剧想要爆。
需要丰富的质感,扎实的剧本,出彩的视听语言。
总之,得专业。
但比起技术的堆积,观众更想看到的是真诚。
像是上半年的《异物志》,积压了五年,无论是阵容还是制作上,都跟现在的网剧没法比。
但观众们对它还是很宽容。
技术虽然没跟上,但《异物志》依然走着草创的步子。
它的确失去了一部分观众,他们习惯了更专业的制作,和更高的要求。
但它又靠别具一格的剧本,抓住了一批忠实的观众。
所以你看,很多观众不在乎主角是不是明星脸,主演是不是科班出身,场景是不是 " 山寨 "。
观众在乎的是真实、接地气的内容。
" 小破窗 " 的成功在于,每次看,总感觉有一种重回大学时代的感觉。
可这次,小妹宁愿相信,他们的故事早在第二季就已经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