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特别 " 不知好歹 " 的女演员,分别来自湖南、贵州和云南。
她们放着日薪 208 万的内娱不待,跑去已经没落的港圈,要么宽衣解带拍性爱场面;要么被拳打脚踢,落下一身伤。
香港那些片子啊,全部投资加起来,最多也就 300 来万。前些年,大 baby 这种花们坐摄影棚里,抠图一天半就能挣回来。
300 万总投资,再分到女演员头上,可能还买不起李湘冰箱里的半袋冬虫夏草。
这三个内地女演员,放着捷径不走非绕远路,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
嫌钱多烫手?立志要做穷艺术家?或者单纯是个棒槌?
都不是。这不是什么淡泊名利,不食人间烟火的王传君式的故事。
这三个人就是挤不进高贵内娱圈,还偏偏不自量力非得挤的边缘人。
是穷酸的香港片,接纳了她们。
她们的名字分别是春夏、曾美慧孜、刘雅瑟。
人手一座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奖杯。
多讽刺,现在只有在穷掉渣的香港电影和金像奖里,才能认识几个演技好的新面孔。
多数内娱观众,在她们拿奖的那个晚上,才第一次听说这三个名字。
她们都是小镇姑娘,都没上过中戏北电军艺上戏什么的。
不读表演系不等于没演技,但一定等于没人脉关系。
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不是演技质检证书,中戏之耻唐嫣,北电最美考生古力娜扎都可以作证。
它们更重要的功能是名利场门票。
拿到这张门票,才有在圈子里说得上话的师父、师兄、师姐弟妹,领你进门。
像海清,成名作《双面胶》,就是班主任黄磊帮推荐上的。
巩俐就是再天赋异禀,如果不是上了中戏,也不会认识去她们学校找演员的张艺谋。
当然以前几大表演系的门,还会对寒门子弟敞开。
比如牛光闪闪的中戏 96 班,刘烨、章子怡、袁泉、秦海璐 …… 入学时都是家境普通的穷小孩儿,入场券是上学以后才拿到手的。
现在内娱没收了 " 表演系 " 的发票资质,几个名校招牌彻底变成了招牌而已,供在高考前就已经成名的二代或者童星镀金用。
素人学生,也许零星还有。但基本上入学前,哪几个就已经进了圈,上完四年大学后,在圈里待着的,还是哪几个。
科班都没法给平民提供机会,更别提读不上科班的。
内娱关上门,在小圈子里玩击鼓传资源游戏的同时,国产影视渐次消灭了劳苦大众。
这里面有审查的原因,但也很难说不是因为内娱人和平民之间的距离,远到足以产生生殖隔离。
影视剧都不拍边缘人了,拍影视剧的影视圈,自然也不给边缘人机会。
刘雅瑟、春夏她们,假如不去拍大尺度港片,能出头的几率,可能比四字的不知名室友考上国话编制的几率还低。
抱团排外不只是内娱专利,港娱、韩娱也没好到哪儿去。
八十年代,金像奖影帝的平均年龄还是 37 岁。
2010 年之后,平均年龄已经涨到了快 50,今年拿奖的四大爷谢贤,以 85 岁高龄,再次拉高了这个数据。
这等于二三十年来,拿奖的几乎都是同一拨人。
大名鼎鼎的韩国忠武路,来来回回也都是那老几位的脸。
抱团的根本原因,还是饼不够大,所以只能关起门来自己人分着吃。
这是小地方的天然劣势。
可内娱市场,明明看起来是人家的好几倍大,现在也越来越封闭,大概也是这个圈子生产力衰败的表现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产影视剧产量连续四年下降,前段时间,电影还被划定为 " 特困行业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圈子走向 " 贵族世袭制 ",都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