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爱的很难骗的」
他们伪装成呵护者,与女孩发生情感连接。
取得信任后,才能一步步实施犯罪行为。
图源 | 微博 @梁州 Zz
然而,这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给三个女孩增加家庭不幸等其他戏份。
她们扮成普通家庭的儿童,所做的仅仅是在无人监管的课余时间,与陌生人交谈。
而且,就像性学家和演员所说,12 岁女孩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无知。
可能已经能意识到对方的险恶用心。
只是,猎手实在是诡计多端。
有时,女孩仅仅是出于好奇,或是单纯的善意,稍不留神就惹上了麻烦。
比如,一个男子对着镜头一个劲地祈求,说自己身体很难受,如果女孩不能发裸照帮他解决,他会疼死,第二天就会进医院。
还有人说,自己生重病,需要温热的处女尿才能活下去。
此外,虽然导演让演员即兴表演。
但还是制定了一套具体的「行为准则」:
聊天时不主动、只回应;
面对性邀约,必须直接拒绝;
反复强调自己仅 12 岁的年龄。
这都直接排除了受害者的问题,却还是一步步酿成了被猥亵、诱骗、被勒索的悲剧。
影片拍摄几天后,主演开始频繁做噩梦,心理不适,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
直到一个截然不同的聊天对象出现。
对方只是正常聊天,还像一个家长一样告诉她,不要发自己的隐私照片给别人,这样是不对的。
他说,应该把性留给自己爱的人,希望她能爱自己。
明明是一个正常的发言,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泪目了。
这其实也进一步说明了,犯罪者才是真正该被指责的人。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小部分人的居心叵测,还不足以造成如此大规模、套路化的犯罪。
导演将这场实验放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也借此探究了平台方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虽说并不是平台直接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但面对如此多不堪入目的内容,后台肯定也注意到了,却没有任何措施。
究其原因,还是利益。
对平台方来说,一旦出手惩治,就会导致用户流失,削弱了广告变现能力。
因而,很多平台为了自身效益,选择纵容犯罪行为。
一方面,对未成年用户的保护机制不到位。
另一方面,对恐吓、性骚扰的内容缺乏监管。
因而才出现了片中,女孩们刚刚注册账号,就被大量淫秽私信骚扰的景象。
犯罪分子愈加猖狂,平台间接参与酿造了无尽的悲剧。
国内的「N 号房」事件,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此。
儿童游戏平台上,充斥着诱导信息。
境外社交平台上,大量儿童色情影像堂而皇之存在。
很难不让人怀疑,究竟是技术的漏洞,还是平台方为谋求利益而有意忽视。
前不久,还曝出小天才平板电脑涉黄涉暴的新闻。
也再一次暴露出儿童网络安全隐患。
让我们看到,很多未成年人使用的平台,都潜藏着种种危险。
极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发展成罪恶的温床。
虽然,这部纪录片有着大快人心的结局。
但无疑也令人后怕,予人警醒。
我们深知,当下社会,已经无法将未成年人隔离于网络之外。
现实中的儿童,没有摄制人员护航,没有摄像头全程记录。
即使家庭幸福,也不可能每时每秒都处于庇护之下。
一旦人性崩坏,文明失序。
真正可见、可靠的,或许只有内化于心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