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重复最安全。
创新也不知道可以往哪创了。
回看十年前的那一波综艺大爆发,多有国外的 IP 做依托。
因为国内观众还没见过,所以感觉是新奇的。
《中国好声音》买的荷兰版权。
《爸爸去哪儿》和《跑男》是韩国。
国综的崛起,依赖的是良好的、现成的创意来供给。
很快,这条路受创。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韩国影视的引进受限。
怎么办呢?
不说是从韩国引进的不就行了吗,改拍的照拍。
于是《偶像练习生》《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纷纷问世,但舆论危机也接踵爆发。
观众:你换了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吗?
一方面,源头截流。
另一方面,保留项目也很难保留下来。
综艺一火了,好像总是难逃过树大招风的命运。
《超级女声》太火了。
2007 年出台规定,限制省台选秀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给火热的选秀节目浇了盆冷水。
《爸爸去哪儿》太火了。
《未成年人管理规定》提出,未成年人节目应避免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例如,邀请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制作,其服饰、表演应当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不得诱导未成年人谈论名利、情爱等话题。并且,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
2018 年《偶像练习生》开创内娱偶像元年没多久。
2021 年,选秀被叫停,加剧了综艺市场的冷淡,各大平台都转投了较为安全的情感类综艺。
根据《2021 腾讯娱乐白皮书》统计,芒果 TV 的《再见爱人》口碑指数 83.88,成为全年口碑第一。
可无论是舆情热度或是播放量情况都远未达到爆款水平。
由于这类深入私人情感的综艺出于种种限制,仍必须保持自身的洁净,因此,无论探讨什么话题,都显得是在隔靴搔痒。
就连 Sir 从第一季开始追的《奇葩说》,也越来越不奇葩了。
看看第七季,选手辩论的都是些什么——
你选大城床还是小城房?
没钱要不要孩子?
整容会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
丑闻主角就活该万人虐嘛?
我们都知道,不是话题用完了,是辩手的口径越来越小了。
比这更大更猛的话题,出不来。
而就在国产综艺和韩综生态隔绝的这些年,韩综没有吃老本,反而是卷得更加激烈。
由于分道扬镳太久,尴尬就在于——
今天,别人不要版权,你都抄不来了。
放眼今天的韩综,要么是 " 三观不正 ",要么是三观 " 正得可怕 "。
看了都要直摇头——
这是可以拍的吗?
同样是恋综。
《单身即地狱》。
人家可不完什么小心思,小互动。
一上来就是配对分房,泳装大秀," 渣男 "" 渣女 " 大作战。
你以为这就叫过火了?
今年又来一部《伊甸园》。
Sir 不评论,你自己感受感受——
不怕什么 " 伤风败俗 "" 少儿不宜 "。
同时,也不怕最顽固的偏见。
最近上线的《快乐酷儿》,恋爱观察节目。
三对嘉宾是这样——
男男,女女,和正在接受变性手术的跨儿(生理女,心理男)和双性恋女友。
聚焦他们生活中甜蜜日常,也审视无处不在的 " 现实的刺 "。
当初的模仿对象。
今天,人家和你再也玩不到一块了。
只留下," 困在时间里的国综 "。
没有新的题材,没有新的噱头,原有的花样还在一一被修剪。
以至于,综艺还是老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