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的是,就在电视剧拍完后不久,剧本又意外地被人找到,有人把此事说成了是冯小刚公开的“秘密”。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冯小刚开始崭露头角,对王朔是更加的敬重与“仰慕”,表示要把王朔的小说拍成电视剧。
1993年,在王朔的帮助下,冯小刚邀请郑晓龙一起拍摄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一炮而红。

冯小刚抓住机遇,为了留住王朔,就邀请王朔一起开影视公司,取名“好梦”,结局却真的如同一场梦。
原来,当冯小刚拍摄了《永失我爱》和一地鸡毛后,曾经辉煌的王朔,却因为作品的问题无法播出,遭遇巨大麻烦。

王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无奈之下只好远走异国他乡,冯小刚一时之间也陷入了困境。
此时的冯小刚开始对王朔有了怨言,两个人开始形同陌路,甚至冯小刚开始闭口不谈王朔。

三,辉煌时刻的冯小刚,到底有多厉害?
机缘巧合之下,导演韩三平拉了冯小刚一把,让冯小刚拍摄了喜剧贺岁片《甲方乙方》,首开国内贺岁片的先河。
当时很多老百姓冲着贺岁片的喜气而去,电影质量先不说,一家人喜气洋洋地看电影,总归是赚足了观众的眼球,更是找到了电影的新卖点。

从此,冯小刚的冯氏贺岁片大行其道,《不见不散》、《大腕》、《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冯氏喜剧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然而让人尴尬的是,冯小刚的电影深受观众好评,结果却不受同行待见,原因是他们认为艺术片才是电影的灵魂。

2001年,在中国电影集团的论坛上,邀请冯小刚做商业片的成功经验介绍,结果其它导演不屑一顾。
这些导演的轻蔑态度,深深刺激了冯小刚的好胜心,此时早已经赚足了钱的冯小刚,开始投资拍有深度的文艺片了。

从《集结号》开始,《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1942》,冯小刚拍的这些文艺片,同样是叫好又叫座。
尤其是《集结号》这部电影,冯小刚将剧中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获奖无数好评如潮。

冯小刚的电影票房很快突破50亿大关,仅次于陈凯歌和张艺谋,稳坐国内导演前三的位置,直到后来才被吴京所超越。
那些曾经讥讽冯小刚只会投机取巧的人,面对冯小刚的成绩,也只好悄悄地闭上了嘴巴。

此时的冯小刚,被捧上了天,被众多女星环绕,成为无数新人演员都梦想得到青睐的导演。
即便是央视来采访,也要看冯小刚的心情,冯小刚那年轻时曾经自卑的脸上,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神采。

四,大红大紫的冯小刚飘了,开始怼天怼地怼空气!
冯小刚出名了、有钱了,说话也有分量了,冯小刚憋屈了几十年的怒火,开始逐渐喷发了出来。
小时候受够了窝囊气的冯小刚,成名后稍微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和事,就开始怼天怼地怼空气。

2007年,在《集结号》的发布会上,冯小刚怒火中烧,狂骂邓超这样的明星为“狗S”!
原来,邓超在拍戏的时候,经常找不到人,有时候整个剧组都在等他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