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时,她的病情已经非常糟糕了。
庭审当天,她不仅答不上法官问的问题,还当众小便失禁。
这就是痴呆症的残忍之处。
它不仅一点点蚕食记忆,还让病人丧失最基本的体面和尊严。
秀珍就这样成为了一具 " 僵尸 "。
为了让秀珍得到更全方位的看护,秀珍的父亲把她送到了疗养院。
可疗养院中一个长期看护母亲的男人对秀珍起了歹心。
他趁着秀珍父亲不在,将意识模糊的秀珍压在了身底下 ……
一部让人充满 " 无力感 " 的电影,却有一个唯美的名字" 仙后座 "。
" 仙后座 " 是天上最明亮夺目的星座。
只有找到它,就能找到北极星,就能看得到方向。
一方面,她具象地存在于影片之中,连接着秀珍和女儿之间的回忆。
女儿在出国前,曾和秀珍一起露营,对天文很感兴趣的女儿为秀珍科普仙后座,还教秀珍唱有关仙后座的歌曲。
这首歌成为了秀珍最不想抹去的记忆,即使在忘记一切的情况下,她还是会不自觉吟唱。
另一方面,它是全片的一个隐喻。
这并不是一个悲情片, 而是关于救赎和指引的故事。
秀珍患病前,女儿是她的方向,也是她前进的动力。
患病后,父亲成为了她的方向,也是她唯一的依靠。
秀珍父亲年轻时一直在海外工作,相当于错过了秀珍的成长。
退休后和秀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又始终觉得尴尬和别扭。
直到秀珍生病,他才算承担起了自己身为父亲该有的 " 责任 "。
帮助女儿吃饭、换尿布,陪女儿玩耍、散步 ……
除了照顾女儿的起居。
他还以患者家属的身份去参加互助协会,想法子帮助女儿。
还开始学着给女儿制定每日计划,尝试让女儿的身体记住这些步骤和感觉,形成惯性。
另外,他还开始留意女儿的情绪。
会在女儿不想换尿布而发脾气的时候尊重她,并反复告诉她,不喜欢就要拒绝。
秀珍父亲宛如偿还当年的债务一样,重新找回了父亲的身份。
这个过程也让秀珍父亲渐渐意识到,人生就是不断迷失、不断找寻希望的过程。
曾经,秀珍不需要依赖任何人,父母宛如她生命之中的 " 旁观者 "。
现在,她能牢牢依靠的只有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女儿。
就像导演说的:我想那种总是守望着我并且不让我遗失方向的人就是家人。
虽然影片规避了现实生活中更为残酷的部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秀珍与家人之间的那份 " 情 ",还是会让人潸然泪下。
归根究底,影片的主题还是让我们更加关注和体谅这个群体。
他们那么认真、用力地活着,不该没人看到。
他们的沉默,他们的困境,不该没人看到。
这群人,不该被埋没,不该被忽视。
他们需要人们的关注,更需要 " 仙后座 " 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