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退休许久的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王宁,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在曝光的视频中能看出,王宁正在青岛老家参加同学聚会,现场气氛很热烈。
王宁时而跟旧友推杯换盏,时而跟老师一起纵情高歌,十分接地气。

不少网友都表示,第一次看到王宁老师这么放松的样子。
这也难怪,王宁主持《新闻联播》近30年,向来都是正襟危坐,给人感觉十分严肃。
但很多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王宁私下很平易近人,被朋友称为“和事佬”。
除了性格,他还有一件事更加让人感到意外。
王宁的妻子,就是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

很多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是一脸懵。
因为在观众眼里,他们俩就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人,怎么看都不般配。
但实际上,他们不仅相伴34年,而且还十分恩爱。
这就让人不禁感到疑惑,两个反差这么大的人,究竟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1.半路出家的“国脸”播音员
1964年,王宁出生在山东青岛的一户富裕家庭。
他的父亲年轻时想从事艺术工作,但家里人不同意,后来就做了医生。
到了王宁这一代,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热爱音乐,一心想报考音乐学院。

但命运就是这样奇怪,王宁没做成音乐家,却成了一名享誉全国的主持人。
1983年,青岛电视台公开招聘一名新闻播音员。
当时王宁的音乐事业还很渺茫,工作没有着落,便想着应聘一下试试。
结果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一共2000多人报名,其中不乏专业选手,最后却让王宁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胜出了。
当时的面试官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李刚老师,他觉得王宁是个做主持的好苗子。
得知王宁一天播音都没学过,更加惊叹他的天赋,顿时生了爱才之心。
李刚建议王宁,要是想在这个行业有更大的发展,一定要考播音系。
就这样,迷茫的王宁听从了前辈的建议,开始铆足了劲准备考试。

一年后,王宁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青岛电视台特地为他办了停薪留职。
经过三年的系统性学习,王宁对播音主持的理解更加深刻,主持水平也迅速提升。
1987年,王宁大学毕业,很多电视台都向他抛来橄榄枝。
青岛电视台为了避免其他人捷足先登,派出人事处长把王宁给“抢回”了青岛。
但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在青岛播了两年新闻后,王宁又被央视给盯上了。
1989年11月,王宁被调到中央电视台,正式成为《新闻联播》播音员。
第一次主持时,王宁跟邢志斌老师一组。
看着曾经的偶像就在身旁,王宁感到一切都那么不真实,仿佛灵魂都要出窍了。
但他马上就调整过来了,因为这是面向数亿观众的直播,不能有一点分心。
等到下播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全是汗水。

刚主持《新闻联播》那时候,王宁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职位。
于是他每天都拿着《人民日报》大声朗读,强迫自己不允许说错一个字。
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让他感到安心。
身为“国脸”播音员,在外人眼中王宁的工作十分荣耀。
尤其是他外表成熟稳重,让人感觉值得信赖,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甚至于,很多观众在看他主持时还会感到很轻松。
但王宁自己知道,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工作简直就是如履薄冰。
他不止一次梦到自己迟到、梦到讲错字等等,常常因此被吓醒,或者失眠。
有时候恰逢重要会议的新闻,王宁根本没有提前做准备的时间。
编辑把刚刚完成的稿子交给他后,必须马上播报,等到播完时,他的衬衣都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