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翔出生在1960年的平安夜。
儿时的费翔胖嘟嘟的,才13岁足足就有200多斤。他喜欢围着爸爸转,还喜欢陪着爷爷下象棋。闲暇时坐在凳子上弹钢琴也是他的日常之一。
费翔生性胆小怯懦,经常被人欺负。
母亲毕丽娜为了给儿子换个生长环境,便把他送到美国读高中,并一路保送到斯坦福大学医学系。
如果继续念下来,费翔极有可能会成为一名穿着白大褂,不苟言笑的医生。
可就在这时,姐姐却突然得了癌症……
费翔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向开朗活泼的姐姐居然会患上急性癌症,连医生见了也束手无策,只能靠化疗短暂维持生命。
临终前,姐姐紧紧的握住费翔的手,泪水一行行留下打湿了床单,她把自己对世界的不舍诉诸到了弟弟身上:
"费翔,替我好好活!"
姐姐的离世,让费翔仿佛大梦初醒。
他再也不想学那些家里喜欢的专业,更不想成为什么医生。他决定弃医从艺,从斯坦福辍学改学舞台表演。
命运的灾祸从来都不是"单行"的。
大学毕业那年,爱了几十年的父母突然宣布离婚,费翔也只能带着母亲赶往台湾生活,并在这里打开他的娱乐版图。
恰巧此时台湾亟需娱乐明星,"造星狂人"张艾嘉先是让费翔出演单元剧《十一个女人》,后来又帮他发行《流连》《埋葬过去》《问斜阳》《海阔天空》等专辑。
等到1983年的时候,费翔已经成了台湾小有名气的乐坛天王,无数粉丝为他倾倒。
然而就在这时,一封家书再一次打破了他原本的成长路径……
冒死探亲成就春晚神话,连办65场演唱会后他却突然离开
"我是李梦白,我的女儿是毕丽娜。我们40年前分手后,再也没有她的消息。我听说她去了台湾,不知道她还在不在……"
除了这封信,毕丽娜还收到了远在大陆的母亲寄来的照片,只是不知这些信物究竟辗转了多少个地方。
毕丽娜决定回家,费翔当然选择跟随。
但当时形势尚不明朗,单位告诉费翔,如果他走了,台湾这边就相当于封杀他了,"你可以去,但我们不能保证你还能回来继续唱歌。"
"亲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费翔如是说。
他后来回忆说,见到姥姥的那一刻,对方的眼泪就没停过。一会望望外孙的脸,一会牵牵外孙的手,姥姥很难相信,自己的家庭历经多年终于圆满了。
可令费翔想不通的是,母亲和姥姥看起来"并不亲",她们没有热泪盈眶,反而态度"冷冷的"。
回到酒店后费翔问妈妈怎么回事,对方只说"你别管那么多"。
亲情的问题还没解决好,央视春晚的邀请函就发过来了。作为第一个来到大陆发展的台湾混血艺人,费翔成了导演眼中的"香饽饽"。
他们想让费翔在《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中选一首来演唱。但到底选哪个,导演组却迟迟定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