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说实话,在追完《浪姐3》第10期之后,没什么特别想聊的点。
只不过叶秋臣每期都习惯地码点字儿谈些感受,所以顺着这股劲儿就写完了这篇。

10期的主题是五公选歌,全程都是,内容较为单一。
不像之前一代团和二代团回归时搞的运动会还有些笑点,10期就那么平淡地划过去了。
我想,唯一的争议点大概就是薛凯琪。
网上对于她在分组中大哭到失控的表现,众说纷纭。

有人说她为人真性情的,有人说表演太过的,还有人说这件事反映出《浪姐3》的抱团氛围太严重。
不可否认,《浪姐3》走到五公,整体氛围明显与前两季不同了。
虽说也是具有竞争意识的比赛机制,但姐姐们的心里都很清楚,淘汰还是成团,都不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
区别只在于后续能接多少影视剧,多少活动,多少广告这些。
本期里,最有感触的大概是阿Sa在采访时所说,都第五公了,无所谓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被淘汰就管他呢。

这句话,放在《浪姐1》里面,那是完全不敢想的。
姐姐们虽然也懂得成团并非最终归宿,但那时候拼的劲儿是真的足。
《浪姐3》呢,也拼。
不过就差点意思。
并不是说阿Sa说的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坦白讲这是不能再直白的大实话了。
或许也是所有姐姐的心声,只是从她的嘴里说出来了而已。
阿Sa这句话,也揭开了《浪姐3》这档节目的本质。
人气至上的规则之下,每个人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

五公距离决赛就差一场,淘汰还是晋级对姐姐们而言根本不重要。
成团对她们重要吗?
也不重要。
《浪姐》这档节目的成团,妥妥的只停留在形式上。
即便如《浪姐1》那样的热度,最后不过只是一个团综就解决了。
她们没有合体再跳过舞,出过歌。
名副其实的“出道即解散”。
这里打引号,是因为她们在《浪姐》里“出道”,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出道。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参加节目而已,有什么不对呢。

姐姐们在圈子里待了那么长时间,影视歌舞全领域的都有。
如果说真的有一股劲儿支撑她们想要呈现好的公演舞台,那就仅仅是为了队内个人喜爱度最低的成员能够晚几期再淘汰罢了。
人气低,还想走到决赛,还想成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像人气处于第一梯队的,比如王心凌、谭维维、郑秀妍、TWINS、于文文、薛凯琪、郭采洁、张天爱和吴谨言等人,根本不必担心淘汰的问题,她们的节目就算演砸了,除非个人出现极大的失误,否则离开的只可能是人气垫底的姐姐们。

《浪姐3》的个人喜爱度排名,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什么逆袭的情况。
第1期播出是那样,第10期的整体波动也不大。
基础人气决定了她们在节目中走的长度,每一次公演淘汰的名单估计在姐姐们决定参赛前就差不多决定好了。

于是,我们回到薛凯琪大哭的那个问题。
当时的情况,王心凌有选择薛凯琪和郭采洁的打算。
作为队长,为了队内人气考虑,选择她俩的想法没什么问题。
如果谭维维组少了任何一个,都对整个队伍的票数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