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面对给学生放贷的资本家。
只拉黑不骂人已经是给足体面。
了解完背后真相,我觉得董宇辉算是很客气了。
时间回到 2014 年,校园贷鼻祖 " 趣分期 " 横空出世。
大学校园的宣传栏、食堂、教室桌子上、厕所门上,到处都是趣分期的广告。
图片来源:网络
两三年,吸引了超过 1000 万的大学生用户。
要知道,当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总人数才 2600 万。
" 不割肾也能买苹果手机 "
"0 首付,每月 288 元就能拥有苹果手机 "
定睛一看,温柔体贴的广告的背后,只写着两个字——" 吃人 "。
商城里,提供的都是奢侈的电子产品;
实际上是引诱着学生虚荣攀比,去买自己根本不需要、也买不起的奢侈品;
0 首付,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和通讯录还可以提现金;
一旦还不了钱就爆你的通讯录,让你在亲朋好友面前声名扫地。
低息,指的是每天的利息很低。
而实际上,利息是最可怕的利滚利,而且还有服务费、砍头息等等各种收钱手段。
滚起来的年利率高达36%-42%。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很多大学生只借了几千块钱买手机,最后却要还几十万。
图片来源:网络
努力工作好几年,赚的钱还没有利息多。
还不上钱,不敢和家人说。
只能纵身一跳,离开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百度
大学生跳楼的窗边,是趣分期哗啦啦的数钱声。
放贷 3 年,趣分期改名趣店,直接奔赴美国上市。
市值一度超过了 100 亿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
这 100 亿,收割了多少人命,数不清。
更可恨的是,校园贷的目标根本不仅是赚钱。
就像黄世仁给杨白劳放贷,觊觎的是喜儿的卖身契。
大学生没钱,可是卖起来就值钱了。
校园贷款的末路,家破人亡
趣分期一波起,无数个贷款软件浪潮般涌出。
群魔乱舞的校园贷平台只有一个目标:
借钱给没有钱的学生。
图片来源:CCTV1 焦点访谈
一人借贷,全家还款。
这还算是及时止损,躲过了深渊。
更惨的是,孩子宁愿自杀也不愿和父母说。
他们选择用自己的命,去抵债。
图片来源:CCTV13 新闻
2019 年,冯先生 21 岁的女儿,从 17 楼跳了下去。
这时候,冯先生才知道,自己的女儿 2015 年就卷入了校园贷款。
每个月要还七八千块钱贷款,可是工资只有 4 千块钱。
一开始,冯先生的女儿只欠了几千块钱。
但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后欠了好几个平台拢共 17 万块钱。
女儿走之后,冯先生看到女儿的支付宝里只有 7 块钱,银行卡里只有 1 块多了。
冯先生无法想象当时女儿的窘迫和压力,他已经救不回女儿了。
图片来源:微博视频号 @金刀王
校园贷害人,裸贷更是害人。
2017 年 2 月,一对夫妻收到女儿欠债的催款短信。
说熊先生的女儿在网上借了 21800 元。
熊先生赶紧带着钱去厦门找女儿,帮女儿把钱还上了。
之后熊先生竟然收到了女儿的裸照,他才知道女儿卷入了裸贷。
但是无论熊先生说什么,女儿都不愿意说自己还欠多少钱,坚持要自己还。
收到裸照一周后,熊先生的女儿在泉州市一个高校旁的宾馆内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