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娱的舆论似乎正在掀起一阵重新审视艺人定位的风波。
先是喜剧演员金靖被指私下虐待员工,非打即骂,还克扣工资。
金靖上线一一回怼,并回复粉丝道:
" 我真的不骂助理,她犯错了我就扣她钱,一次扣一千,比骂人管用多了。"
她还表示:" 扣个大概 5 千块后(助理)就很少犯错了,真的很 love and peace"。
但金靖所谓的惩罚却又无意引发了大家的质疑。
也给了观众一些新的启发,比如:明星拍戏录综艺 NG,一次扣明星 50 万,扣几次就火速成长。
而为平息舆论,金靖与助理先后发出相亲相爱的团建照,以有图有真相来动之以理。
随后又晓之以情,晒出年底转账记录,表示已把工作中扣掉的钱乘以 5 倍还给她了。
金靖这事刚熄火。
随后不久," 艺人的明星病 " 便一词登上热搜,高达上亿的阅读量。
用隐喻的形式一连爆了好几个艺人利用明星特权耍大牌的瓜。
这一次,舆论倒得非常一致,重新审视着 " 高高在上 " 的明星。
明星卖惨刺痛了穷人的心酸
近几年,人们对于明星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 " 天价片酬 " 了。
明星的片酬总是让人觉得充满了玄幻色彩,动辄上千万的片酬让普通人咋舌。
从锁的 9 亿再到爽的 1.6 亿,这些天文数字时常让人感到恍惚。
以至于再到邓伦、袁冰妍被报罚税金额时,已经形成价值观一再被践踏后的应激反应,竟然感觉还好。
毕竟一扫娱乐圈,入目是黄金。
对明星收入的愤愤然是 " 仇富 " 吗?
实际上更多的是观众对于明星更多的是业务能力上的失望。
流量造假、轧戏面瘫、拿着普通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高薪,但却全然一副吃不了苦的贵气模样。
曾经,明星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作品与实力。
但是在流量时代,明星可以很快被制造出来,评价一个明星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再是实力,而是热度与话题度。
袁老逝世,举国同哀的时候。
曾经的艺人张庭泪洒直播间,哭诉的却是自己太辛苦:
一年 365 天没有休息,从早上 6 点工作到晚上 11 点,事业家庭两难顾,回到家还被女儿埋怨陪伴太少……
然后哭着卖完了 2.56 亿。
回顾以往的新闻里,张庭又多少跟炫富挂钩,上海买楼,豪宅迷路,动辄销售上亿的新闻。
惨吗?这种惨普通人真的很难共情。
恐怕只有粉丝会盲目心疼。
近期就有一位追星粉丝疑惑发言:
" 不是给演员卖惨,但是横店现在 37 度,穿这么多拍戏,真的热死!我出门拿个奶茶都受不了 ......"
因此诞生了一个神奇的热搜:" 给你 10 万块,你愿意在太阳底下站一天吗?"
对于这种奶茶喝多了,忘了生活的苦的行径。
网友们纷纷选择将他拉回现实:
" 若真有晒太阳就日入 10 万的工作,犹豫 1 秒都是对钱的不尊重。"
不讽刺吗?
保安师傅、交警、外卖员 ...... 哪个不是在烈日下讨生活。
片场的小人物们,场务、替身、灯光师、布景师、道具师,实打实地站一天也不过两三百块钱。
贫富犹如天堑,早已分割娱乐圈和普罗大众。
某位明星,在节目中表示 "650 的伙食费不够 ",转头又指责年轻人:" 内卷是因为懒惰和欲望太高 "。
明星的傲慢,早已刺痛了穷人的心酸。
金星就曾在节目中爆料过,一位名气大、脾气也大的 " 鬼见愁 "。
不仅要求剧组给七八个助理每人配一辆商务用车,明星本人还得是颜色不同的两辆。
白天要开黑色的商务车,因为要避开粉丝,得低调。
晚上要开白色的跑车,因为要求夜店接妹子,得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