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要是放在过去几年,我可能完全没法领略这种浅淡、简单的氛围之美。记得原来就有人总结过中、日、韩三家的 " 美人气象 ",说相比起来,国内的审美语境对华丽、雍容的浓颜系美人要偏爱更多。
大抵和我们信奉古典美的文化有关。
国人喜爱的华贵之美,最初是糅杂着文化属性的。能想到的 " 牡丹美人 " 是二十年前《大明宫词》里的陈红。细长黛眉、牡丹红唇,颦笑之间尽是浓郁的古典气韵,直至现在还是不少人念恤的磅礴之美。
只是再目睹如今的浓颜审美,多少觉出了变味。时过境迁,高鼻深目、鲜明瘦小的面颊线轮,几乎不再带有什么文化意味,只成了一线固态、单一、界定美貌的标准。
而为了主流的美,不少人都往同一个模子里刻弄。原本应当古典的大气之美,转眼就成了迎合网红审美的浓颜圈套和影楼风貌。
▲图:《妖猫传》、《武媚娘传奇》
想想,似乎就是从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日渐成为统一的美人算法之后,才开始领会 " 淡颜美人 " 的珍贵。倒不是说非得以 " 淡 " 为美,只是破除主流审美的偏见,尽管奔赴自个眼里的美,才会有更多跳脱、多元的美丽不是?
说起来整片亚洲赏味里,韩国的确是最盛产 " 淡颜美人 " 的。基因密码当然也是原因,但我想和韩国早就很发达的医美行业也有关系。
流水式的 " 漂亮 " 可以很轻巧地得到,但看不见人的独特和思考,没什么意思。
所以这几年韩剧还看蛮多的,韩国对淡颜系的接受和宠爱,影视剧里就明晃晃地映照着。全智贤、宋慧乔、孔孝真、金高银、金泰梨、裴秀智 ······ 个个都是清颜女神。
但天然的淡颜五官是一回事,一直都觉得更动人的 " 淡颜美 ",还得是养成系。
所以比起看她们的剧作或硬照,更喜欢看她们工作以外、凝成氛围感的日常。孔孝真我已经 follow 了好几年,观察她的世界,很难不爱上这个游离自如的女人。
她在自己的日子里,是完全摒弃了演员身份的,随性、文艺,不爱化妆,比素人更素人。春天在赏花遛狗、夏天去河里清凉清凉、秋冬就到牧场和郊外游荡。
基本上,拍戏以外,只能见她专心、从容地走在生活和游玩的路上。
她也做挺酷的事情。前几年凭着爱好创立了主打旧衣改造的环保品牌,自那以后,她就常常泡在工作室里搞创作。亲手缝制衣服、彩绘布鞋,制作牛仔裤、布娃娃、手机壳 ...... 大大小小的物件,都能在她手里获得重生。
Follow 她这么久,其实就是觉得,少了绝美五官的冲击," 淡颜美人 " 的显化,就在这些更流动的日常中,里边堆砌着一个人更本份、纯粹的美丽。
而由气质感知到的美,自然比起标致、精刻的三庭五眼的直给,要来得慢一些。所以也一直觉得,欣赏 " 淡颜美人 ",本质上是件挺考验耐心的事。
聊 " 淡颜美人 " 的曼妙,倒也没有反浓颜的意思。最想呼喊的就是审美多元了。只不过也期待,所谓 " 魅力女人 " 的基准,不必只落于飒气妆造、精良五官的浓颜表征之上。
还是一如既往地觉得,女人只要舒爽、快意就会迷人。浓颜也好,淡颜也好,只希望在美丽面前,人人都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