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着有点偏激,但却说明妮基有真正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生」,只是第一步。
最重要的,往往是第二步的「养」。
相较于很多人「一生了之」的态度,妮基更在乎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健全的人。
杰森知道妻子的疑虑,也一直想办法安慰并说服她。
直到妮基亲眼目睹,那个过去被她打上「普信」标签的男性,竟然义无反顾地跳进河里救一位落水的女子。
那一刻她终于想明白了。
「也许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由我们养大的男孩」
除了这些,剧里还展现了他们初为父母时的焦虑,又或是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欲。
毫不夸张地说,《尝试》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婚育观念的进阶指南。
从如何做一对合格的父母,到如何养育健全的孩子。
这些人生重要阶段,都在剧中用极其自然且轻松的口吻娓娓道来。
他们在不断学习育儿经的过程中,其实也在不断完善自己,完善彼此间的亲密关系。
无论是关系修复,还是自我和解。
对孩子的共同关注,都是最好的一剂良药。
养育,从来就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
理所应当,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回到咱们内娱。
郑恺之所以被嘲,就是因为他只是临时换位体验了苗苗的身份,就喊「我好累」。
殊不知,那是苗苗的日复一日。
不过,郑恺还不算太糟。
翻遍社交平台,丈夫育儿一日游还算轻的,「丧偶式育儿」更是不尽其数。
正是这些鲜活的例子实在太多,也使得现在恐婚恐育的人与日俱增。
但话也说回来。
心中怀有一个「恐」字,也并非不可。
作为一场重要的生命旅程,生育的选择,本应值得我们多一份敬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