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小小年纪的她出演《唐山大地震》,又用演技震撼了全国。
才 9 岁的年纪,便拿下了当时还有一定公信力的百花奖的最佳新人。
长大以后,她出演《唐探》,一个阴涔涔的微笑又一次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她又在 18 年凭借《你好,之华》入围了金马奖。
那时候,几乎人人都在夸她。
徐峥说她是最具天才的一个小孩。
陈思成也夸她虽然从小就拍戏,但却没有许多童星身上的油气。
那时候大家印象里的她,就是一个清新的小女孩:
演技好,又没有什么俗世的欲望。
但经过几年的洗礼,大家便慢慢发现:
长大以后的张子枫并不特别,不过也就是众多明星当中普通的一个罢了。
原本大家以为她是清新可爱的女孩,但她和众多明星一样,崩人设,而且找对象不长眼。
小时候的她尚且可以大大咧咧说不介意记者的标题;
但如今的她,却已经不敢担起本该肩负的责任。
于是,滤镜便悄然碎了一地。
当这一层保护壳渐渐散去,大家对于张子枫的感受自然就不再如从前一般,甚至可能会生出更浓裂的反感。
其实,大伙早就该看透这件事情了——
作为观众的我们,大可不必对明星生出什么额外的滤镜,就算他是你从小看着长大的童星。
童星会长大,艺人也是会变的。
你以为台前的明星是一个独立的人,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他们的背后站着的都是一整个团队。
而你所见到的他,不过就是无数人在桌前头脑风暴,从而拼凑出的一个完美适配市场需求的幻梦。
你对他所怀抱的期待越高,到梦境破碎那天,得到的震撼与不忿便越强烈。
当你认清一切的本质之后,便会明了:
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又何必为了他们乱了自己的心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