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了这堵墙的,有时候其实是明星自己,他们主动远离了曾经的自己。
比如谢娜。
早期的谢娜,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为了缓解家里的欠债压力,大学时期她半工半读,进了剧组也不舍得花钱,点杯饮料在麦当劳坐一天。
那时候的她最爱做的就是看麦当劳店里的客人,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别人的快乐自己加油。
《快本》改版前,她只是一个叫 " 绿叶 " 的外景主持,为了拿下快本女主持人的位置,那时候她不顾形象豁出去脸争取主持位。
无论姿态是否好看,这是一种" 我要出头" 的狠劲。
现在,她是拥有过亿粉丝的头部女主持人,随便买套房子随便一跳单,就出来了普通人一套房,名利早已将她蚀骨入髓。
如今的她,比起共情他人的苦痛和难过,更擅长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笑点。
《我为喜剧狂》上,曾出现过一个和她经历有些类似的选手,元雷雷。
曾经是无锡文科状元的他,为了圆自己的电视梦,放弃了更明亮的未来,转头在电视台各种碰壁,他在节目上说自己赚不到钱的苦,说自己夸张的表演被别人嘲笑 " 蛇精病 "。
谢娜是评委,为了 " 蛇精病 " 笑得前俯后仰,没一丝一毫的共情、回甘,也没有探索选手笑容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她对自我精神的放逐,早已变成了一种情绪上的麻木。
不懂他人苦,又如何看得懂大众对她的批评,又如何能懂得做一个好的主持呢?
这些明星娱乐圈艺人生活状态的一角,他们身居在高额的片酬的云端之上,享受着优渥的生活,粉丝的追捧,助理的照顾,四角围成的井底,如此舒适的地方真的很容易让人忘掉自己最初的梦想,更何况有些人还没有梦想。
毕竟在内娱打工,红比梦想重要,即使只是短暂地红了一下也够吃很久了。
比如说,因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演员不开工,全组工作人员,就要都等到她夜里三点收工。
如果你再红一点,不仅有了挑戏的资本,还有躺着赚钱的资格。
比如说,和平台合作开个直播间,产品介绍不清楚没关系,有其他主播可以帮着带货,明星不开心了还可以把直播怼到离场。
公认的唱歌跑调没关系,有热度就可以,能出热搜就行。
节目不过就是一盆观赏绿植,是个话题发酵屋。主人客人都是假的,但流量是真的,写好剧本让他们演,任务也就完成了。
▉ ▍ 金钱和自知之明的挣扎,感谢刘昊然选则了自我。
试想,一个内娱普通明星的生活,多么快乐啊。
红了,就可以拿着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天价片酬,拥有与业务能力不成正比的优待权。
红久了,就能在一个普通人难以达到的财务高度,享受着开金手指的工作,只是感受到了一些普通人的辛苦,就叫苦不迭。
穿着皇帝的新装,过着皇帝的生活。
最好笑的是,上面提到的明星微博简介上,绝大多数都挂着一个 title:演员。
而只要接触过一点点表演,就该知道生活观察是一个演员提高演技的必备功课,对生活的有多少观察和吸收,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演员的能力。
一些踏实肯干的好演员们,永远在强调生活观察的重要性。比如近两年一路走红,演技备受好评的张颂文。
他曾在节目中透露说,曾经自己没戏可拍时,会到机场登机口坐着,因为戏里最基础的相逢、相知、相爱、分别的情绪,在机场都可以看到最鲜活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