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I@余秀华:《现在人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常识》
又想维护自己作为传统男性的面子与尊严,用 " 贤妻 "" 女人 " 等规训味十足的标准来约束伴侣。
分手后,余秀华可以果断地告别这段感情,言辞中还为对方留有一丝体面。
而杨槠策却不行。
他放不下自己受损的面子,于是像个小丑一样,上演一幕幕闹剧——
在狂扇巴掌之后,他先主动曝光了新欢。
又借由女儿的亲笔信(存疑)来给自己塑造人设。
甚至跑到余秀华直播间刷礼物。
一方已经翻篇,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
一方却还困在大众的骂声中,用力修补着自己早已烂得稀碎的口碑与形象。
甚至把网名改为 " 拒绝网络暴力 ",屏蔽了之前所有的视频。
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杨槠策始终不懂一个道理:
在意是因为匮乏。
他想要建立一个毫无畏惧的形象,反而把自己骨子里那点自卑,暴露得一干二净。一意孤行的暴君
在这段感情里,杨楚策一直高估了自己。
自始至终,他其实从未真正理解,也无法理解余秀华,更看不见 " 光环 " 褪去后真实的她。
他看见的,只是余秀华身上,很标签化的那一部分。
比如受苦、比如渴望爱情、比如成功的女诗人。
这和他过去的经历相关。
杨楚策出生在神农架。
神农架作为保护区,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是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采,有猎不能狩,有水不能发电。
所以杨爸爸不得不常年打工,作为家里的老大,杨楚策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家人。
生活虽贫苦,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可杨楚策却向往一种文艺的生活。
在抖音上拍自己画过的画,配上文字:
有时候绘画和文字可以,可以治愈心情
虽然字词重复,语意平庸,却透出他对一种脱离于世俗的艺术生活的想象。
也因此,他喜欢的女神,都是像宋祖英、杨丽萍和余秀华这类有一定文学、艺术成就的优秀女性。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女性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
出身都很贫困,宋祖英从小帮助父母操持家务,杨丽萍在家里排行老大,她们都在艺术上有所成。
来源 I@360 百科:宋祖英
来源 I@360 百科:杨丽萍
这些经历,和杨槠策的个人成长有着部分的重叠。
所以,很难说杨槠策是出于欣赏这三人的表演或者作品,把她们奉为女神。
还是因为经历相同,从而对这些成功的女性,产生自我投射。
大多数自恋型人格,都会对和自己相似的对象产生共情,这种共情不是因为看见了对方,而是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他对余秀华的爱情,也像一场为了自我满足的大型独角戏,而不是活在一段真实的两性关系中。
当初,他之所以被余秀华所打动,是因为她那股蓬勃的生命力,和自己的爷爷、妈妈很相似。
因此,他觉得自己理解了余秀华。
也因此,看到余秀华在直播间里醉醺醺说着伤心话,他便心疼了起来。
他安慰余秀华,给余秀华送自己的蜂蜜。
甚至勇敢地为 " 女神 " 献上自己拙劣的诗。
相遇是一场迟来的告白
我相信缘分
一定是上辈子的记忆
让我今生可以找寻到你
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前世 500 次的回眸
换来今生的擦肩而
我爱你的文字
我爱你的诗语
我更爱余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