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余生,请多指教》杀青,杨紫赶往古装剧《青簪行》现场。
间隙接受了一个媒体采访。
当时她已经意识到演偶像剧的隐患。
最典型的,演到高潮戏时,她开始陷入惯性心理暗示:到点了,该哭了。
主持人问:那你应对办法是什么呢?
杨紫变了。
她知道自己的问题,却回避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众可能会眼熟,觉得我又在演小太阳,所以我会想怎么演得不同。"
作为一个演过《战长沙》,被原著作者吹彩虹屁,经过科班训练的专业演员,杨紫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演技受限于人物单薄,剧情低幼的偶像剧。
但Sir不想把问题完全归结于杨紫。
毕竟。
一个女演员在最好的时光,能遇到多少深刻的剧本?就算遇到了,又能有多少机会演主角?
85花们,吃上了国剧产量暴涨、高速市场化的红利,在古装剧寸步难行,影视行业困窘的今天,依然能够握住稳稳的流量幸福,哪怕转型失败,还是能坐拥顶级资源。
而杨紫,就算《沉香如屑》不是那么俗套,能拥有《梦华录》那样制作工艺,她其实也不会引起现象级的讨论。
观众爱的是神仙颜值,更是自己的青春记忆。
晚一步出现的人,无论她个人如何努力,都无法进入那个观众心目中的殿堂了。
可从演员到行业,都进入了一种越是无望,越是摆烂的心态。
明知道角色空洞,还是照接不误。
明知道古偶仙侠拍不出新意了,还是批量生产。
放眼看咱们的90花,95花,乃至101少女们,她们不也一样走马灯般打着古偶仙侠的上班卡吗?
这么多的古偶,不是因为真的有那么多人想看。
而是国产剧,再也找不到新的增长点了。
当年《仙剑》系列,何止女主拥有分辨度极高的造型。
这是不问值不值得,只问愿不愿意的蝴蝶精。
这是蒋欣一人分饰母女两角。
同样是白色衣裳,同样的套路演技。
《仙剑3》和《三生三世》的杨幂。
一个可爱生动,一个枯燥乏味。
今天很多人对仙侠剧的批评,是只有仙,没有侠。
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
因为《仙剑奇侠传》告诉我们——
仙侠剧的核心,始终是形形色色的人。
哪有仙界一点事,明明就是人间历险记。
神仙是最高级的,但妖魔怪反而更可爱。
他们用光怪陆离、爱恨分明的故事,把宿命和残缺的智慧,送给每一个渴望长大的年轻人。
李逍遥、赵灵儿、林月如、阿奴、酒剑仙,他们也许出身不凡,天资聪颖,却跟普通人一样,要面对无法挽回的遗憾,在心事与理想之间抉择,每个观众总能在角色中照见一部分自己。
《沉香如屑》原本是有这样的潜质的。
男主是由魔族和仙人所生,他的出身带有原罪。
他一直用保护六界来弥补内心的残缺。
这本是值得深挖的点,可编剧为了贩卖甜蜜幻觉,巩固深情人设,始终不愿意主角们拥有一点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