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进入暑期档。
掐指一算,《家有儿女》这部 2004 年播出的古早的情景喜剧,也已经 " 成年 " 了。
而彼时的剧中人,如今有的依然活跃。
杨紫成了古偶剧里的甜妹常客;
宋丹丹前阵子在《五十公里挑花坞》里,比刘梅更爱掌控话语权,一张嘴就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图源:网络
高亚麟跨行做了《人民的名义》的制片人,是步入中年,爹味渐淡的夏东海 plus。
图源:豆瓣
这些都不意外。
唯独让她姐意外的,只有一人——
姥姥。
18 年光阴过去,剧中的姥姥如今也已经 80 岁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那个面色黝黑,看人眼神格外炽热的姥姥。
私下里,完全跑在另一幅人生版图上。
孙桂田看起来待谁都亲和可人,但不成想她这一生两次离婚净身出户,独自一人拉扯 3 个孩子长大。
她穿着廉价宽松印花大汗衫,竟是白手起家进商圈,在雍和宫附近买下独栋四合院;
更让人震惊的是——
本以为 " 姥姥 " 专业户,一查才知道孙桂田是 55 岁才出道,之前荧幕从未有她。
如果人生是一张白纸,孙桂田的一生鲜有留白。
前半生像在坐滑梯
1943 年,寒冬腊月里,孙家老爷喜得千金小姐。
起名孙桂田。
父亲是京城盐商,她又是家中独苗的俏闺女。
如无意外,孙桂田本该有个美满的童年,欢欢喜喜长到懂事。
图源:网络
结果 2 岁时,生母弃世,5 年后父亲也紧跟着离开。
一夜之间,掌上明珠沦为孙氏孤儿。
好在大太太没嫌她累赘,一直在她身边。
但随着家中败落,娘俩也只能靠着施舍过活。
东拼西凑 " 咕嘟 " 一大锅饭,就是娘俩的一餐。
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过到 12 岁。
一天,延庆的舅舅来信说:他们那文工团在招人,问孙桂田愿不愿意去。
但选不上也回不来了,得留在那里养猪。
孙桂田当下就点头答应,养猪也比饿肚子强。
12 岁的孙桂田告别了抚养她长大的大娘,来到了延庆。
正值金钗之年的她面若芙蓉,周身透着恰到好处的少女气,让文工团的老师们当即拍板收徒。
小孙桂田身姿曼妙灵活,学什么都快,很快就跳到了领舞。
跟着大部队游走在田间、地头、码头、也登过大雅之堂的剧院。
剧团后来展开全国巡演,孙桂田还意外地收获了 " 回家看看 " 的机会。
只是,她看着灰砖堆砌的平房打眼而过,儿时记忆扑面而来,却不禁泪眼婆娑。
再怀念,也回不去了。
那会儿,她已经在延庆安了家。
成年后的孙桂田出落得更加清秀,团里大姐争抢着给她张罗婚事。
介绍了一个姓严的同事,虽然大她 6 岁,但看起来成熟可靠。
就这样,还在懵懂中的孙桂田嫁做了人妇。
身为孤儿,她无人做主,却又被更多人做了主。
好在严先生人确实厚道,婚后小日子渐趋甜蜜。
几年后,儿女双全,生活艰难却也快乐。
这个时候,北京突然传来消息,说大太太病倒了。
当年的 " 咕嘟饭 " 在脑海散着响,孙桂田心急如焚。
但这一走又不知何时才归,孙桂田不愿拖累严先生,便狠心办了离婚,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北京。
回京后,孙桂田看着躺在床上的瘦弱女人,和 10 平不到的安置房,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再次归零。
命运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将孙桂田推入绝境,再冷眼等着她绝地反击。
为了照顾老母和两个孩子,她像上了发条,不停歇地打着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