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快乐 ~
阿娇是真美啊各位,阿 Sa 也还是那么可爱
红气养人这个词我说腻了。
王心凌总决赛《有点儿意思》舞台,酷飒又带点魅惑,台风就不用说了,边唱边跳也稳得一批。
拽姐式出场,即便旁边站着身高比她搞半个头的张天爱,也依然抢眼,气场全开。
最终以高于第二名 22 票的成绩居个人喜爱度总榜,吴谨言第 11 名无缘成团。
第 10 位张天爱
先不管各位心中 C 位人选是不是王心凌,这一季的冠军人选反倒映射了观众憋了两季的呼声:
浪姐终于不是长辈冠军了
图源微博和节目弹幕
纵观前两集冠军,宁静和那英,两位都是妥妥的长辈级姐姐——
不只是年纪,更重要的还是咖位。所以名单一公布,且不说实力是不是真的到了,总有种意料中之感。
但这一季呢?
悬念当然就更少了。
毕竟这一届的《浪姐》,只贡献过 2 个现象级爆点。
王心凌 + 王心凌队的舞台 " 星星点灯 "。
那为什么会选择王心凌?
王姐热度最高啊。
我们都知道,开播的一段初舞台,立马就成为第一断层,传播热度比二三名加起来还要高。
图源网络
《浪姐》第一季后,走势越来越凉。
意料之外爆火的王心凌,是《浪姐》的救命稻草。
看这组逐渐离谱的数据:
图源 B 站小呆说数据
那问题来了。
王心凌当选总冠军,究竟意味着什么?
曾经用 " 三十而已 " 打碎女性年龄身份容貌桎梏的《浪姐》,从逆流的破冰者,顺流而下,乘了虚势。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
王心凌人气摆在这,《浪姐》不选不合适吧?
没错,关键问题就在这。
从赛制上看,《浪姐》是走选秀的模式。
在选秀节目里,人气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权衡是否能出道的指标。
但请别忘了。
《浪姐》的对象——一群 30+,且有观众基础的姐姐,它的节目初衷,是推翻曾经的标签和观感,以 " 新人 " 之姿重新获得喜爱。
这也是第一季的魔力所在。
那些被冷落的魅力,一一在舞台绽放。
而《浪姐 3》,从曾经 " 观众出发 ",变为 " 流量出发 "。
首期,筛选。
新一届的姐姐还没展露头角之前,先锁定搞事双人组,前两届的冠军兼搞事担当:那英、宁静。
看这走位,像不像两个黑帮大姐准备放大招的前兆?
再看这对话,话里有话。
谢娜的表情就是我本人
就是有人想看她们撕起来。
第一期镜头比较多的还有徐梦桃和于文文。
徐梦桃有社交牛逼症,加上是代言人,镜头多点也算合理。
于文文一句 " 我不是女人,我从来不做指甲 " 有争议,后面的故事线把她的个性剪得很明确,这也是综艺老套路了。
《浪姐》一直都在迎合观众对这种八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