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姐姐的任务就是找老师傅学画《无言的山丘》的海报画板(30年前杨贵媚主演的一部影片),好为之后的重映宣传做准备。
就在她们学画途中,拍摄中断。
一年后再回来时,戏院海报上的名人已经都带上了口罩。
姐姐们回到当时拜师的地方,老师傅还在原地。
但一年的时光,好像在老师傅的身上尤为重,他的肩更垮,头发更白,嘴也更瘪了。
师傅前(图1)后的变化
这一年他经历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失去了收入来源的古稀老人,日子一定更不好过。
手绘看板海报是项快要失传的技艺,师傅从18岁开始接手一直干到了今天,在强大的计算机和成熟的工业体系面前毫无竞争力,根本不算赚钱。
正如三位姐姐问师傅什么时候退休。
师傅回得很朴实:还是要生活,能画一点就画一点,就当运动锻炼了。
—所以你会画下去?(点头)
—那我们也继续拍戏,给你画。
一群过了中年依然活力的姐姐,一个守着老手艺过了半辈子,说话不怎么利索的台中老人,坐在一桌喝果汁吃粽子。
老人为什么会敞开心扉?说了那么些他平时不擅长也不怎么愿意说的话?
一年前画画的时候,她们发现老师傅的手机屏保碎了,一直没换,碎掉的手机膜很容易割破手;眼镜也都是用胶带缠着固定。
于是利用学画的功夫,她们一个用借一个用骗,迅速到附近的商店里帮老师傅换好了手机壳、老花镜。
一些很小,却很体贴的关切;一些很短,却足够善意的相处。
艺人也是人,当生活改变,环境变化,他们还是会露出和你我一样,被遮蔽的人本能的适应性。
也许被治愈的力量,就来自这里:
不管如何在各种身份角色中闪转腾挪,生活,总能锻造出最真实的一面。
这也是《老少女奇遇记》最成功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抛开套路和形式,把名人"泡"进生活里。
冲刷多余的"星"味和杂质,提纯出"烟火气"。
方法其实不难,用蔡大哥的话说,相处。
第一天的感觉我们见得还少吗?
但拍出第七天的感觉的,少之又少。
第一站蚵寮结束,导演组问几位嘉宾和蔡大哥的感想。
毕竟来这里七天
第一天跟第七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很多来这里只有一两天
有时候也不觉得怎么样
我们会觉得可能来这里拍完就走 没有很深入
到底他们对我们的感情是真的假的
蔡大哥说,有感动。
当然,感动是感动,嫌弃也是真嫌弃。
但,不是刻意拔高度,给你总结什么人生箴言,也不上bgm催泪瓦斯。
而是真的有"情"可煽——
情感真不真,相处过的人最清楚。
在真人秀"走马观花"的潜规则中,把耐心留够七天。
太难得了。
多少打着贩卖岁月静好和治愈良药的旗号,最终拍成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尴尬现场。
不是拍不出来,是压根儿不想拍。
情感不够,花字和旁白来凑。剪辑代替真诚,聒噪大过沉浸。于是越拍越敷衍,越拍越难堪。
就像使劲往食材不足的汤里放味精。
抱歉,人情味儿从来不是无根之木。
节目中严艺文故地重游去《俗女》拍摄地,老远看见老板娘,二人热情相拥。严艺文突然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