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参加《浪姐》第二季时,一度遭全网抵制。
艾梅柏和德普更是双双事业受挫,众多影视公司与德普割席,艾梅伯也遭网友请愿抵制出演《海王》续集。
漫天的吃瓜浪潮中,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
明星离婚事件被过度娱乐化后,很容易消解牵涉其中的严肃的社会议题。
比如,德普案发展至今。
德普和艾梅伯全然不顾公众形象,为了各自利益,撕破脸皮。
不惜请豪华律师团论证「在床上拉屎」这件事是否属实。
喂饱了娱乐媒体。
也让大众在猎奇化的走向中不得不放弃思考,止于震惊吃瓜。
家暴、儿童抚养、性别问题等问题不仅没有厘清,反而在不断混淆视听后被极大稀释。
王宝强事件,在当年掀起一阵「打小三」的狂潮。
媒体过度炒作,网友肆意恶搞。
很多无良媒体还挖出了大量当事人、家属甚至是幼小的儿女的照片。
出现「捉奸现场照片」「王宝强儿女非亲生」等假新闻。
甚至 5 天内拍出了名为《宝宝别哭》的网络电影,涉及捉奸、亲子鉴定、财产转移等内容,角色名为「宝」「蓉」「哲」。
遭到影视从业者的集体抵制。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娱乐大众、供人谈资也在常理之中。
但失去分寸和底线的娱乐狂欢,也剥夺了娱乐圈本应承担的一部分社会责任。
就像家暴、出轨等问题,在媒体过度渲染引发舆论热潮后。
反而暴露了结构性问题,加深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
最终舆论伤害还是会落在普通女性身上。
后来,「打小三」在国产剧里成了独立女性的标配。
错误的价值取向与这种舆论环境脱不了干系。
正如国剧《血色婚恋》中,女明星离婚,受到舆论讨伐,最终选择自杀。
大众不知情的是,她遭受了丈夫的冷暴力,生育带给身心的双重打击。
如果媒体有理性的报道,公众有冷静的反思。
这件事也会为普通人的婚姻提供思考价值。
但泛娱乐化的结果是,她只是娱乐版面上一时黑红的艺人。
吃瓜浪潮褪去后什么也不会留下。
其实,近几年来,舆论对明星离婚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观。
从最早极度共情的「不再相信爱情」的说法。
到对「占用公共资源」的艺人私德的讨伐。
再到借李靓蕾的博文,探讨家庭主妇的处境和亲密关系中的「煤气灯操控」。
明星的婚姻其实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公共面向。
董子健、孙怡官宣离婚后。
虽然也有调侃包文婧的玩梗内容。
但还有很多网友也都讨论起催生二胎,婆媳关系等问题。
实质上也是借明星八卦,反思关乎大众利益的社会问题。
如今德普案的再度反转,更是暴露出更多值得延展的社会话题。
比如,德普曾为了给前妻泼脏水,以曝出裸照为底牌。
很容易联想到,汪小菲和大 S 分手后,也试图给大 S 泼脏水。
他声称大 S 长期服用违禁药物。
因意图过于明显,事后自己也秒删,「分手见人品」被刷上了热搜。
这些都是两性关系中极为普遍的雷点,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时有发生。
但在明星离婚舆论战中,这些只会在风向明显的时候,才能引起反思。
当情绪化和趣味性占了上风时,戏谑、玩梗总是会淹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仅仅两个月前,对「家暴」事实存疑的网友还调侃艾梅伯的哭戏演得假,外网还掀起模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