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最大的 " 作品 " 就是他们自己。/《风起洛阳》剧照
对于明星而言,维持人设,是比提升业务更具挑战的任务。因为粉丝对偶像的幻想一旦破灭,他们不仅会无情掉头、转而粉起对家明星,还可能会因为 " 塌房 " 在舆论场掀起一场自我反噬的浪潮。
在偶像工业中," 艺人就是商品 " 已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作为商品,他们不允许拥有任何背离剧本的个性。
这种人设运营的 " 高危 " 工作,注定了偶像们无法真实,他们的生活需要被高度包装,他们的形象必须滴水不露。
反讽的是,这些以模仿别人为生的山寨偶像,反倒是对于 " 做自己 " 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没有经纪公司,背后没有资本的控制,他们不需要按照单一的路线表演自我,他们虽然要模仿明星,但却可以对现实保持更大程度的坦诚。
少了资本的束缚,ESO 成员的互联网人格都更加松弛。黄子诚的个人界面,保留了不少出道以前的视频;王二博、王俊卡会无所顾忌地点赞美女视频;除此之外,所有人的形象都随意至极,一群人高矮参差,而黄子诚,比其他成员矮整整一个头,垫着脚也要保持气场。
黄子诚,比其他成员矮整整一个头,垫着脚也要保持气场。/ 短视频截图
如果说,追星的本质是在寻求一种身份认同,那么 ESO 给我们提供的身份想象则是与现实无缝衔接的底层打工人——他们要为生计担忧、他们会被城管驱赶、他们出道即失败、他们要在凌乱中保持成年人最后的体面。
作为山寨男团,他们甚至无需背负 " 努力 " 的包袱,因为他们只是蹩脚的偶像 " 扮演者 ",他们可以躺平、可以拉胯,他们没有五险一金,他们,和我们一样。
对于战战兢兢、常年需要卖努力人设的娱乐圈,这种不努力、没水平的菜鸟形象反而成了一道有趣的奇观。
就像一年之前的利路修,也是因为无欲无求、反卷佛系的咸鱼形象,被粉丝们疯狂打投;也像是不思进取、想要躺平的杨超越,因为业务能力不佳,而意外收获了一波路人缘。
所以,你很难想到山寨男团的塌房。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不会在他们身上投射完美的幻想。
这种不努力、没水平的菜鸟形象反而成了一道有趣的奇观。/ 综艺截图
鹿哈在接受 " 人间后视镜 " 的采访时,他直接了当地说:" 你问我什么我都实话告诉。我没看采访提纲,也没背词。该咋样就咋样,搞假的没意思 "。
而黄子诚宣布退团,理由也再老实不过—— " 要回家考驾照了 "。
不遵循剧本、不依照套路,这种 " 放飞自我 " 恰是和偶像工业不相容的东西,尤其在处心积虑、苦苦钻营的娱乐圈怎么看都有点可爱。从这个层面来说,山寨男团,填补了娱乐圈从未有过的 " 真实 " 空缺。
审丑?低级?" 别这么二极管 "
当然,顶着别人的光环和头衔做直播、带货、收礼物,必然也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
在 ESO 登上微博热搜的随后几天,辱骂的潮水就向他们涌来。
在 ESO 登上微博热搜的随后几天,辱骂的潮水就向他们涌来。/ 短视频截图
有媒体义正辞严地批评," 没有高质量作品做支撑,那些拙劣的表演终将被揭穿 "。
让我们看看这个自相矛盾的句子——高质量作品重要吗?我们已经聊过,业务能力对于偶像这个职业,从来都不是一个真 · 问题。那些年入过亿的流量明星,你难道要追问他们,你有什么高质量作品让你赚这么多钱吗?
可以说 ESO 的厉害之处,恰是在于他们把一些偶像的 " 虚假实力 " 毫无保留地搬上了台面。
再说说 " 拙劣的表演终被揭穿 " ——无论是 ESO 本团,还是走过路过的网友们,绝对不会有人认为他们的表演 " 优质 ",他们饱含无数破绽与模仿痕迹的表演,本就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戏仿(parody),是哲学家巴赫金所说的 " 具有颠覆意义 " 的戏仿。
用巴赫金的话来说,戏仿是一种激进的文化实践," 旨在推翻统治地位的文化规范 "" 从而催生一种自由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