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气吗?
非常生气。
派爷并不否认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确实正在经历这样的糟心事。
但派爷真的看不惯这部剧故意迎合社会的投机取巧。
编剧太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了。
所以就用无数苦难去推进情节,用无数热搜上的常见话题去覆盖角色。
于是我们看到的每一个角色不再像真实的 " 人 "。
反而更像是一台被话题堆砌起来的机器。
主要功能是用发散的热点圈住观众,让大部分人和角色产生共鸣。
再不济,它还能有金句托底,总有一个能敲开观众的心门。
可当我们跳出这个 " 角色陷阱 ",就会发现这部剧非常的不对劲。
第一重罪:极限拉踩。
不得不说。
为了表现职场妈妈的不容易,编剧真挺卖力的。
丑化男性。
这个剧里的男性,大部分都在拖家庭的后腿。
要么情绪不稳定,看着就阴森可怕。
要么无能还满嘴都是理,自己要当孝子换大房子。
新房该签约了,他非带亲戚出去玩。
结果房子没了导致一家老小产生额外支出还有可能流落街头。
他倒开摆了,大言不惭觉得租房也挺好的。
丑化同事。
年纪轻轻坏事做尽。
根本不熟,言语嘲讽。
不讲武德,剽窃方案。
一言不合,诬陷孩子。
丑化老师。
你面色难看,上学校解决孩子学习问题。
你跟老师说身体不舒服住院一礼拜。
结果老师连坐都不让你坐,就非让你站着听训。
看了吗?
无所不用其极的,无脑的丑化周围的一切角色。
只为抬高大女主们的形象,突出职场妈妈的一个 " 难 " 字。
第二重罪:低估女性。
多么可笑。
面试时为自己一通发声,最后咱们的全职妈妈怎么拿到的工作呢?
靠着旧情人的私下力荐。
如此努力又如此有魄力的当代女性,到最后还是要依附男性角色获得一个机会。
看到这样的设置,我就想替广大女性问编剧一句:您没事吧?
再者。
整部剧一直 cue 职场妈妈的困境:不被信任,没有公平。
但他拍出来的却让在不在职场的女性都沉默了。
全职妈妈上班能有多不专业呢?
前有身为律师的尤筱竹,打着官司回微信。
谈着客户,不得不短暂应付婆婆的夺命连环 call。
气的客户扬长而去,害律所痛失大单。
后有新入职的方原,开着会跑出会议室和孩子打视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