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改编之后的逻辑,是否依然自洽。
改编之后的剧本,槽点还是不少的。
首先是,某些人物行为与人设的不符。
比如林朝夕第一次穿越到芝士世界后变成小学生,懵圈是肯定有的。
但作为一个出身名校哲学系的成年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还是有能力稳定情绪思考问题的。
大概率不会在已经看到自己变成小学生后,还对着孤儿院院长大吼大叫:" 我来自 2018 年,我不是孤儿!我有爸!"
也不太可能会在明知林爸不知道自己有个女儿的情况下,一个劲地嚷嚷 " 爸,我是你女儿啊 "。
而原著中的林朝夕在短时间内确认并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也很快认识到自己目前需要伪装成小学生乖乖上学,寻找合适的机会再去认爹,这样才是更为合理且更有爽感的行为方式。
来看书里关于这段的描述:
" 她在这瞬间已经非常确定,他就是老林。
在确认老林的瞬间,她这一日来的紧张疲惫完全卸下,身体上的疼痛却骤然清晰,手和腿都很疼。
她眼眶发红,松开抱住老林腿的手,缓缓看着自己的手掌和膝盖。
这两处擦伤都挺严重,血水都渗出来了。
' 可以放手了吗?' 老林对她说。
' 不。'
老林低头看她。被老林冷淡的目光笼罩,林朝夕强忍住喊 ' 他是我爸爸 ' 的冲动。"
林朝夕找到老林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喊爸,而是先克制住,接着灵机一动认他做了师父,再找机会慢慢渗透。整个过程本是十分有趣的、富有层次感的,剧集却将这段处理成了一场闹剧。
此外,大林朝夕有点丧,小林朝夕又有点冲,让人很难相信她们此刻正在共用一个灵魂;尤其是两人戏份衔接到一起的时候,有种强烈的割裂感。
当然,这并非演员个人的问题,导演在这部分缺乏引导与把关,没有帮助演员深度地理解角色。
二来就是铁哥们花卷变备胎的改动。
第一次穿越,剧集让花卷和林朝夕一起穿进芝士世界。
这倒也不难理解:编剧想借花卷与林朝夕的对话,代替书中大篇幅的心理描写。这样的改编可以避免剧中频繁出现单调的旁白,更加贴合影视剧的节奏,也为了后续两人成为姐弟做铺垫。
但问题在于,小学生时期的两人看起来完全就是单纯的伙伴关系,一变回成年人,花卷却立马表现出对林朝夕动了心,显得莫名其妙。
再加上花卷走的还是完美男二 " 帅气多金,默默守护 " 的路线,国民剧秒变偶像剧,画风违和,套路过时——想迎合观众,其实观众早就不好这口了。
还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改动。
大概一方面为了热血,另一方面想表现裴之从天才少年到跌落神坛的落差,剧集愣是让瘦削沉静的裴之当上了拳击教练。
剧中裴之的外公因抛弃妻女出国学数学,而落下精神疾病,所以患有严重焦虑症的裴母一直认为数学也会使裴之出现精神分裂症状,为了他的身体健康,一直强烈反对他学习数学。
但因此就安排裴之成为拳击教练,显然有些说不通,相比学数学,剧中血肉横飞的拳王争霸赛似乎更危险……
当然,剧版《天才基本法》也并非一部一无是处的烂剧。
铺子认为,剧集最出彩的看点是亲情戏。
草莓世界中,林朝夕对于父亲为了照顾自己而被迫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而感到自责。
来到芝士世界,孑然一身的老林不必承担抚养责任,彻底放飞天性。
没有女儿的他,变得潇洒了,也自由了。
但在朋克版老林口中,找到女儿后,他才更能体会到 " 活着的感觉 "。
因此,在芝士世界里,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单身汉,如何一步步变成真正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