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父母爱情》中的“情”
《父母爱情》这部电视剧是几年前曾经看过的,当时就是觉得好玩儿,郭涛和梅婷两位主角演技不错。近期偶然再重温剧情,忽然发现,里面除了演技外,还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内容。特别是剧中的对“情”阐释。
首先是夫妻情。江德福做为一个从农村生长的土孩子和资本家的小姐安杰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无论从成长经历还是家庭背景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但特定的环境下成就了他们的姻缘,经历了江德福因为安杰而放弃了升迁而分配到岛上,经历了安杰一个人带着孩子到岛上寻夫,由一个娇小姐到一个家属的蜕变从而适应岛上的生活环境,经过几十年的磨合,江德福摘掉了文盲的帽子,适应了安杰的生活方式,安杰也学会了江德福吃饭的典型动做---吃饭时发出声音。为了给江德福过“八十大寿”安杰熬夜织毛衣而累倒,江德福整天守在安杰床前。一句“你妈要走了,我怎么办呀”道出了多少夫妻相扶的真情。半辈子的夫妻生活,让他们真正做到了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次是姑嫂情。安杰是资本家的小姐,她很傲娇,瞧不起没文化的江德福,更瞧不起没文化的江德花。初次见面,她看到德花吃饭狼吞虎咽,看到德花用自己嘴里嚼过的食物喂孩子大发雷庭,她瞧不起江德花,不愿意叫她德花,从而为她改名江德华。因为她土,又没文化,但德花的伶牙俐齿又让她有秀才遇到兵的感觉,为此,她赌气回娘家,但得知江德福为了她而影响自己的仕途,德花为此而生气时,她一下子理解了德花,自己主动回家,从而加深了与江德福的感情。上岛后,因为孩子多德花再次到来,姑嫂两人开始共同抚养孩子,在德华的帮助下,她能安心工作,从而做到工作与家庭两不误。德华与王振彪的家属交好,安杰也极力加入她们,在房顶上,因为吃萝卜放屁,从而哄堂大笑。随着时间的推移,姑嫂两人的情谊也在加深,为了能满足德华嫁给老丁的愿望,安杰也出了不少力,从把老丁叫到家里骂得体无完肤的为德华出气,到德华出嫁时,把自己的陪嫁送给德华都可以看出姑嫂的情谊深厚,以至于到了晚年,老丁去世后,德华再次回到哥哥家居住时,说要把自己的被子带过去,安杰一句话“家里没她盖的吗”道出了不把小姑子当外人,尽管出嫁,仍情同姐妹的深情。
再次是战友情。江德福和老丁是炮校的同学。在江德福结婚,老丁的媳妇随军两家又做了邻居。以至于在江德福到岛上工作数年后,老丁上岛,两人再次重逢。做为老同学,老战友,听说老丁要上岛,江德福嘱咐安杰要帮着老丁收拾家里,并带领家人到码头亲自迎接,足以说明其情谊之深厚。在老丁和自己亲妹妹的感情问题上,江德福很理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妹妹和老丁的差距,也知道老丁想找个有文化的女人的想法。在自己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要求安杰来劝。在老丁被吴医助抓伤面部后,主动要求老丁把孩子放到自己家里到下面的部队躲避几天。老丁和德华结婚后,老战友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在生活中相互照应,相互依托的亲人。
总之,《父母爱情》是以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为主线,把多种情串连在一起表现的一部作品,严格来讲,剧中每个人都是主角。展示的是多种美好的感情,每个人都有个性,但都互相包容,把一个高傲的资本家娇小姐跟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军人绑在一起,互相融合。把一个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军人跟一个农村妇女揉到一起。剧中有矛盾、有冲突,但都解决的那么理所当然。剧中的人物有个性,但都相融,对当代浮躁的人性截然相反。夫妻相处、姑嫂相处都值得借鉴。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些启迪,对当代良好家风的形成将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