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00 年 10 月的圣地亚哥世青赛开始,刘翔 12 年的职业生涯中,一共参加 48 次国际大赛,其中 45 场包揽奖牌。
成绩是:36 金 6 银 3 铜。
可惜的是,他仅有的 3 次比赛没拿到奖牌,有 2 次是在奥运会赛场上。
人们只看到他这 2 次失败,却忘记他到底有多伟大。
#03
造神的本质
是自恋
-
其实,这一切的根源,或许能从一本书里面找到答案,名字叫做《自恋时代:现代人,你为何这么爱自己?》
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腾格和坎贝尔,他们指出,这是一个自恋时代,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
海量的信息,可以让人们选择自己想看的信息,困在信息茧房中,获得 " 我永远是正确 " 的快感;
自由的表达渠道,让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存在。
缺钱了,还有网贷和信用卡,这就为自恋提供了经济基础。
事实上,恰当的自恋,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认同,但太多人过度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会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上帝,认为现实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一旦现实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他们内心的自恋就会受到强烈的冲击,痛苦和不安就会侵蚀他们。
因此, 他们没办法接受有意义的讨论和妥协,认为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
符合我的期待,就是对的;不符合我的期待,那就是错的。
在他们眼里,只有 " 我 ",看不到别人。
所以,他们才会在造神与毁神之间来回切换。
喜欢一个人,就把对方捧得高高的,觉得对方完美无缺;
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人融为一体,对方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对方完美就是自己完美。
但如果对方有缺点,哪怕这个缺点很微不足道,他们也会觉得是自己不完美了,自恋也会随之破碎。
为了抵御自恋破碎带来的痛苦,他们就要把怒火发泄在对方身上,不仅要把对方从神坛上拉下来,还要踩个半死才善罢甘休。
因此,他们无法理解一个人的复杂性,也没办法接纳有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
不管是过去的刘翔,还是现在的王冰冰,都只不过是自恋时代的受害者。
他们因为满足了大家的期待,所以被捧为上帝;但也因为满足不了大家的期待,被打下地狱。
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额外做什么,王冰冰还是那个王冰冰,刘翔还是那个刘翔,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着自己想要的事情。
很多人却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在他们身上,以满足自己内心的自恋。
殊不知,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而活,没有谁天然就必须背着别人的期待行事。
就像王冰冰,有网友曾经感叹:王冰冰最倒霉的就是她的长相符合了不少男性的幻想。
但幻想归幻想,事实归事实,王冰冰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她不应该成为大家幻想的对象,更不应该因为不符合大家的幻想而受到惩罚。
自恋时代,想要毁掉一个人,只要证明他并不符合大家的期待就可以了。
王冰冰的今天,有可能成为每一个普通人的明天,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王冰冰失去自己的事业,最后彻底消失。
希望王冰冰可以再度出现在我们面前,也希望每一位 " 冰冰 ",不会被别人的期待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