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电影也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无数经典作品都诞生在这一时期。
从《天云山传奇》到《城南旧事》《黄土地》,这些经典影片影响了无数影迷,直到现在仍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而《骆驼祥子》无疑是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存在。


与《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的温情脉脉不同,《骆驼祥子》的故事凄苦悲怆,祥子与虎妞的悲惨结局唤起了许多观众的情感共鸣,感叹其命运的曲折。
1982年的《骆驼祥子》根据著名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民国时期生活困苦的人力车夫祥子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被灰暗的社会现实吞没的故事。

影片由张丰毅、斯琴高娃联合出演,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不仅拿下1983年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也让年轻的斯琴高娃成为了金鸡百花的双料影后。
01、导演开展全国海选,寻找电影男主角
《骆驼祥子》的导演凌子风作为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早在30年代就进入话剧圈开始了舞台剧的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凌子风转战电影领域,导演的《中华儿女》《光荣人家》《红旗谱》等影片都在一代人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1981年,已经拍过多部主旋律电影的凌子风导演,想在导演生涯的后半段寻求艺术上的突破,尝试拍摄不同风格的电影。
这一时期,凌子风把注意力聚集在了文学作品领域,在他翻阅各大文学名著的过程中,《骆驼祥子》吸引了他的目光。

在此之前,《骆驼祥子》只有话剧版本,还没有导演尝试过改编成电影,这激起了凌子风将之改编成电影的想法。
但最困难的,其实就是在改编成剧本的过程中,如何把原著中的人物还原与再创造,得到大众的认可。
所以凌子风在改编的时候力图展现小说中对人性的深刻描摹,以及对祥子与虎妞所处的封建时代的批判态度。

之所以这样改编,是因为凌子风认为对人性进行深刻的剖析是自己在这部电影中必须要呈现的东西,也是当时我国大多数的电影中最缺乏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创作,《骆驼祥子》的剧本改编圆满完成,当凌子风导演把完整的剧本呈现在电影厂领导的面前时,看惯了主旋律电影的厂领导感觉耳目一新,当即拍板让凌子风启动拍摄。

电影进入筹备拍摄阶段后的第一项任务便是选拔演员,凌子风非常重视祥子这一角色,自然对演员的任用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凌子风导演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的决定:对祥子的角色进行全国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