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铺满整部电影不是拍脑袋就能搞出来的,它需要大量的技术,和钱。
技术自不必说。
在《明日》的预告里,已经打出两行大字:" 打造华语电影里程碑、揭开亚洲特技新一页 "。
这是一次从零到一的尝试,从动画预演(Pre-Vis)到电脑 CG 的制作,从真实布景到实打实穿机甲拍戏,这都是 " 神经病 "。
而钱呢?
一个例子是 2020 年香港基本上没电影可拍,古天乐拿着项目去找团队做特效,但等到 2021 年,再去找同一个人做一个同样的项目时却发现他加价了,为什么?
因为市场回暖,价格也该回复正常水准了。
但这却导致了《明日战记》成本的增加,不断不断地增加。
" 能怎么办,自杀咩?" 古天乐想用这样一句轻松的话来化解这样的焦虑。
毫无疑问,如果说电影是场赌博的话,那么《明日战记》就是一场豪赌,古天乐抱着一种责任般的心态走上了这个赌桌,只是眼前自己的筹码已经全部摊在了桌面上,且局势似乎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那么问题在于,他为何要上这个赌桌?
"有时候我就睡在道具的车上。
我一天只能睡 2、3 个小时,先回家洗完澡,就买个早餐就上道具组的车。
可以睡到摄制组的人过来,我才被人叫人起来。
我们之前拍戏都跟一家人一样。"
——古天乐
02
" 最后一部戏了,没人管剧本 "
提起古天乐,很多人会想到许多的标签。
比如 " 平平无奇 ",出自《圆月弯刀》,有意思的是古天乐听了网友的调侃依旧大为困惑:" 我真的觉得平平无奇 "。
比如 " 白古黑古 ",和许多人一样,Sir 当年也是看的《神雕侠侣》入了白古的坑,以至于忽然发现他晒黑之后难以接受好长一段时间。
比如 " 大慈善家 ",比如工作狂人,比如感情绝缘体 …… 但 Sir 最留意的其实还是一点:恋旧。
就像一块做工精细的机械手表,你可以在他身上看到时间,也可以看到历史。
关于古天乐恋旧的故事有很多传说,比如博客吧,前几年只要想起来 Sir 就会打开古天乐的博客看看,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几个人写博客了,但古天乐会,每一篇认认真真,写着标题和感想,一字一字,无比认真。
而如今,博客消失了,他便把微博拿来做博客用,依旧是工工整整,写上标题和正文,再配上图片,有一种倔强的体面。
为什么?
古天乐说,这是一种自律的态度," 很简单,你自己都管不好,你还怎么管其他东西呢?"
古天乐回忆起他的童年,说他小时候是不可以一个人上街,如果想出去,只能等到周六,而且得是父母陪同才可以。
家庭教育让他一路循规蹈矩。
只是如此简单吗?Sir 记得,他也犯过错,但可能也正是这 22 个月,给了古天乐重新思考人生的机会,其后拍片、做慈善,兢兢业业坚持的可不仅仅是 22 个月,甚至是 22 年,还要多。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古典式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他恋旧的性格。
2019 年,卢海鹏住院缺钱,古天乐二话不说帮卢海鹏支付了 20 万的手术费,但你说这是好友之间的友情吗?并不是。
后来卢海鹏说,他和古天乐其实并不熟,两人只见过几次面,合作过一部电影而已。
你可以说是义气,说是古道热肠,但 Sir 觉得,这是来自骨子里的珍惜。
或许也正是如此吧,《明日战记》里的刘青云、张家辉,他几乎是一请就来。
作为 20 多年老友记,刘青云与古天乐合作的作品高达 23 部,只要这两个人一出现,就一下魂穿 90 年代银河映画。
" 我找青云来跟他说,科幻片是始终都要拍一次的。所以他也没有想太多,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