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后,海俊选择搬到妻子工作的城市,回归家庭,如同行尸走肉。
瑞莱也是如此,和另一个男人结了婚,可是吃的还是海俊当年替她点过的寿司。
这便是所谓的分手的决心。
仅仅只是决心而已。
率先反悔的是瑞莱。
因为要跟着丈夫躲债,她假公济私,搬来了海俊的城市。
她开始效仿曾经的海俊,偷偷观察他,并且将感想记录在语音备忘录里。
她每天都反复听着那份告白录音。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新任丈夫发现了这份告白录音,并想将其公之于众。
为了保护海俊,瑞莱只好又间接杀死了自己的新任丈夫。
历史再一次重演,两难的抉择又再次摆在海俊面前。
他依然爱着瑞莱,但他也依然克服不了刑警的身份。
瑞莱替他破除了这个两难的局面。
她无法摆脱嫌疑犯这个身份,所以无法和海俊在一起。
她也无法停止对于海俊的爱。
两相叠加,便只剩下了自杀这一条路 ......
山海情
影片最值得夸奖的,自然是朴赞郁依旧顶级的导演能力。
视听语言依旧华丽多变,各种意象的设置也依旧值得咂摸回味。
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并非毫无意义的炫技,而是紧紧与影片主题相扣。
相比以往,朴赞郁这次讲的是一个更加微妙,暗流涌动的爱情故事。
虽然少了暴力和情色场面,但本质上其实还是朴赞郁一贯感兴趣的题材——
即,主人公内心有强烈的欲望,或复仇或情欲。
但,这这种欲望又与主人公内心的道德感相违背,导致主人公有强烈的负罪感。
矛盾和戏剧冲突便在此处诞生。
在本片中,这两者通过贯穿始终的两个意象来体现:山和海。
山,代表着理性,可以看作是社会规则。
具体到这部片中,就是警察和嫌疑犯这层天然对立的关系,难以撼动。
海,代表着感性,可以看作是生命的激情。
具体到这部片中,就是警察和嫌疑犯之间产生的爱情。
这是一种源自人类内心最真切的渴望,是本能的,也是原始的。
影片中的重要道具《山海经》也有这层意味在里面,因为它是原始神话。
两人都是爱海之人,却身处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