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电视剧也有春天,春天接着是荒唐?
不知不觉,海清为中年女演员发声的新闻已是三年前的事了,不管她当初的言论遭遇了怎样的争议,有一点却是肉眼可见的:中年电视剧变多了,中年演员(不只是中年女演员)得到的机会也更多了。
近两年,《小敏家》《星辰大海》《相逢时节》《我们的婚姻》《心居》《关于唐医生的一切》…… 它们的轮番上阵似乎在向观众宣告,中年电视剧迎来了久违的 " 春天 "。
然而,中年电视剧的翻身并不是因为观众突然爱上了中年故事,也不是创作者突然挖掘出了中年生活的丰富意蕴,而是因为市场逐渐领悟到:原来,热点和流量不只是青春偶像剧和玄幻修仙剧的专属,谁说,中年电视剧就不能想方设法地上热搜呢?
《张卫国的夏天》显然也瞄准了这个目标。一线明星阵容、有趣的故事设定、12 集的长度,本剧的有利条件不少,本可以深入挖掘中年题材,争取跻身经典之列。可太想成为 " 爆款 " 的它,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偏离了跑道," 落魄的中年 "" 太监的后裔 "" 互撕的夫妻 ",主创刻意炮制出的一个个梗,终于让张卫国的夏天从荒诞变成了荒唐,也让中年电视剧的 " 中年危机 " 症状越来越明显。
本可以不那么惨,但编剧不想放过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里的中年人不够惨都不好意思登场。最典型的大概就是《三十而已》。三位女主角,一位在大城市找不到归宿,一位在中产圈层中焦头烂额,还有一位遭遇了婚姻挫折。这部大热剧集的成功秘诀是关注中年群体的生活烦恼,但它留下的更重要启示可能是:想要成为爆款,就得放大中年人的焦虑。
许多电视剧自然是心领神会。比如,《我们的婚姻》聚焦中年人的婚姻问题;《心居》讲述中年人的买房问题;《关于唐医生的一切》刻画中年人的职场问题。到了《相逢时节》里,各种焦虑终于济济一堂,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两家人错综复杂的世仇,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中年虐恋。但用力过猛的剧情,未必能让观众买账——中年也许会是一地鸡毛,但天底下有几个人的中年生活会如此 " 抓马 " 呢?
不幸的是,《张卫国的夏天》也把力气使错了地方。张卫国在这个夏天的落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住的房子是他的父亲向别人租的,但这么多年从来没告诉他,如今真正的产权人来收租了;二是家里的奔马摆件被他误以为是价值连城的古董,直接被黑心商人骗去 100 万。
但这两个原因是如此匪夷所思,以至于不能不让人怀疑,张卫国本可以不那么惨,只是编剧不想放过他。再结合张卫国想把父亲的骨灰撒到长江却撒顾佳怡一脸的情节,或许我们也就能体会主创的苦心——为了取悦观众和吸引眼球,中年人是可以连智商都抛弃的。
不仅如此,男主的身世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 你奶奶是你爷爷 "" 你真正的爷爷是太监 "。这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刘涛在《星辰大海》里集各种悲剧人设于一身的情况——母亲外遇,父亲杀害母亲后自杀,还遇到阴险贪婪、重男轻女的姑姑。
为什么国产剧的中年故事越来越离不开狗血套路和人为设定的危机?难道观众看不出逻辑的混乱和叙事的悬浮?非也,越是对立的人物关系,越是让人上头的观点输出,就越能让大家欲罢不能。不怕观众吐槽,只怕观众连吐槽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国产中年电视剧靠着这样的 " 流量密码 " 一味剑走偏锋,又能走多远?
中年明星走不出舒适圈,黄磊们一直同义重复
如果说当下不少青春偶像已经对演绎 " 高帅富 "" 傻白甜 " 驾轻就熟,那么部分中年演员这两年也是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舒适圈,再也不愿走出来。
没错,我说的就是黄磊。
从《小别离》到《小舍得》再到《小敏家》,黄磊一直在演喜欢唠叨、性格懦弱、事业无成但古道热肠、天性乐观的中年男性。不必为曾经长发飘飘的文青变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而感到惋惜,这恰恰是黄磊近年来最得心应手的表演方式。
和黄老师同病相怜的还有本剧的另一位主演——海清老师。从《蜗居》到《心居》,这十几年来,海清扮演的始终是略带神经质、伶牙俐齿、性格强势的中年女性,在《张卫国的夏天》里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