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张若昀当场一震。
为什么总是扮演自己并不存在的特质?
为什么总是这样装?
无非因为她的表演型人格。
她需要活在他人关注中。无论以什么方式。
如果文艺范,容易令她被看见,她就拗这个范儿。
如果公主范,容易令她被羡慕,她就变成 " 公主 "。
后来发现抑郁症,能被包容,能免于公众审判,马上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病。
可是,日薪 208 万的明星,能否不要卖惨哭诉了。
有病,就去治。
没有病,就消停点。
不要让大家以为,抑郁症 = 矫情兮兮。
这会让真正的抑郁症患者被误会多少?承受多少偏见?往深渊再坠落几分?你有没有想过。
他们才是真的挣扎在生死之间的人。
也是真的需要被正视、被治疗的人。
做人设,拼热搜,装可怜,可否不要拉他们下水?
在内娱圈钱,能否不要吃他们的人血馒头?
马思纯或许本质不坏。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作,迟早会招人厌,也招人恨,直到把前途作没。
活在互联网社会,每个人都清楚,被关注 = 有钱。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艺人爱流量,也要对得起良心。
纵观所有长红艺人,作品、人品、格局,三者缺一不可。
比如刘德华,几十年如一日地洁身自好,为底层、弱者、没有机会的电影人创造机会。
比如古天乐,默默捐小学,提携照应窘迫的香港艺人。
请内娱小花小生们,全向他们看齐。
名气是双刃剑。它能成就你,也能吞噬你。如果不想反噬,请注意这四点:
一,不要假。
互联网无孔不入,任何罅隙,都会被看见。任何试图掩盖的,都会被挖出。
作为艺人,一举一动亿万人盯着,
不妨真实一点,
不要演。
不要装。
不要试图扮演你并不存在的素质,这样可以省掉很多人设崩塌的危险。
二,不要犯法。
法律是底线。
这是碰都不能碰的。
一旦碰了,自掘坟墓,谁也救不了。
前有柯震东,后有吴亦凡,一旦造次,等待你的,不仅有牢狱之灾,负债累累,还有遗臭万年。
三,严于律己,不论何时何地。
艺人是是青少年的榜样。一举一动,都有亿万人跟随。
所以,要比普通人更加严格,更加律己。
也别埋怨界限多。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不想承重,别吃这碗饭。
四,注意你的择偶。
婚恋虽是个人自由。
但与人渣相伴,自己变人渣的概率,也会直线上升。
如果不想从艺道路终止,
不想捞快钱到此为止,
马思纯,以及马思纯们,希望你在逆行之途,上点心,打回方向盘,沿着事业线,盯着前方,不要再开倒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