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符合他对美女的定义。
毋庸讳言,几乎是第一眼,老高就被这个姑娘吸引住了。
要知道,此时的高晓松,如果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
他已经是一个“功成名就”的音乐人了。
大学时代就组建过摇滚乐队,能写、能弹还能唱,
关键还有经典的歌曲一直被年轻人传唱。
所以,和站在台上的徐姗姗比起来,
两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是天壤之别。
可是,高晓松就是对这个处在青春期的小姑娘有感觉。
有感觉了就追,这应该是任何一位搞艺术创作者的座右铭。
而且当时的高晓松,已经与前任沈欢离婚三年了。
处于感情空窗期的他,追个小姑娘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就这样,他放下了评委的架子,她也不再是参赛的选手。
虽然后来两个人都没说过,刚开始谁先迈出了第一步。
但结合其他情况来看,大概率是老高先追求的小徐。
就这样,徐姗姗随同高晓松,又回到了北京。
按照徐姗姗后来的说法,虽然高晓松在感情上凭感觉行事,
但是他也不能不顾及现实的因素。
高晓松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此刻在音乐圈也有一定的地位。
他当然不能马上公开宣称,自己找了一个年轻的打工妹为女友了。
2005年下半年,两个人同处北京,时不时秘密交往一下。
高晓松有自己的想法,他决定先送徐姗姗去美国镀金。
2006年,徐姗姗在高晓松地安排下去了美国,并开始学习服装设计。
高晓松隔三岔五,会飞美国去跟小女友幽会。
接着,他又用一种“随意”的姿态,
告诉家里新交了女朋友,在国外留学。
这样一番操作下,高晓松成功把徐姗姗带入了自己的圈子。
另一方面,于其说徐姗姗是去美国镀金,
实则就是配合男友,玩了这么一手暗渡陈仓。
因为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两个人的感情就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