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确,多个场景的确有把T-34坦克和苏联坦克员捧上天的嫌疑,但这一点不影响影片的观感,节奏适宜,人物血性,大三段剧情扎实有力,坦克对战场景更是形象力爆棚。

7.《小士兵》2019
豆瓣评分:8.2
看到《士兵》海报的第一眼,我的第一反应是抵触。看着海报上那个穿着军服的可爱男孩,我在想:无论多么精彩卓绝的剧本创作,也不该宣扬把儿童变作士兵。然而了解影片背景之后,我的抵触又变成了悲伤,这并非剧本创作——事实上,电影中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20世纪30年代,一个叫谢尔盖的孩子出生在苏联卡卢加州。二战期间,他所在的村庄成为抗击德军的游击队基地之一。1942年夏天,德军来到这片区域,为了惩罚村民对游击队的支持,他们屠戮了大批村民。

原型人物
谢尔盖的母亲和哥哥都不幸丧生,而他的父亲则更早离世。谢尔盖侥幸从窗户逃出,在森林里流浪了几个月。苏军侦察兵发现了这个身心俱疲的孩子,将他救回了部队。
小谢尔盖从此开始了他在部队的人生,开启了一个儿童的二战历险记——而这就是影片里着重描述的故事。

4.《巴尔干边界》2019
豆瓣评分:7.1
改编自科索沃战争中一个真实的事件,俄罗斯为了在科索沃战争中发挥影响力,于是在时任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普京的推动下,实施了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的军事行动,并最终在200名军人与7000名军人的对峙中毫不退让,取得了主动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与电影中不同的是,真实事件中并无这样一个小分队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与恐怖分子战斗这样的事件存在(至少没有披露过,也有可能像电影中演的在军队来之前已经全部退出,官方也不方便披露)。另外,在真实事件中俄方一直在推动事情的进行,并无中途退缩之意,反倒是在与俄军的对峙中,北约高级将领已经下令开战,但是在关键时刻,北约联军的英军指挥官麦克·杰克逊违抗了指挥,命令英军不要同俄罗斯人发生冲突,不要去尝试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任。

电影中并未过分强调当时的政治、种族背景,而反派的作为也让人认为他是恐怖分子,而没有过多种族对峙方面的联想!
如果在电影最后给俄罗斯与北约对峙的事件加戏,会更加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