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英雄黄文秀的故事被搬上了荧屏,在拍摄期间,村民们专程驱车几小时,就为了看杨蓉演得到底像不像。
看到戴着黑框眼镜、扎着高马尾、身穿红马甲的杨蓉时,他们高喊:" 文秀书记!文秀书记!"
多年来一直扮演 " 恶女 " 的杨蓉,其实演技扎实戏路宽,观众缘也极好,唯一的缺点就是 " 不红 "。
原因不仅仅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矜而不争。
不红是她唯一的缺憾,而缺憾未必不是圆满。
杨蓉所体会到的,是那些只图一时流量的人体会不到的境界,是演员这个行业真正有魅力之处。
七月盛夏,万里晴空。
又一批年轻的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在他们之中,有一个女孩子穿着朴素,眼睛里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大山的女儿》
她叫黄文秀,来自广西的大山深处。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好心人的资助,她顺利地读完了硕士,好几家大公司还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锦绣前程,光明未来。
从深山到首都,完成人生跃迁似乎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然而她顶着同学们的质疑,选择回到广西,为家乡扶贫出一份力。
《大山的女儿》剧照
这是央视热播剧《大山的女儿》中的一幕。
真实故事取材于广西的扶贫英雄黄文秀,在她就任第一书记期间,百坭村 103 个贫困户脱贫 88 户。
可惜天妒英才,就在 2019 年 6 月 17 日凌晨,黄文秀遭遇山洪殉职,年仅 30 岁。
当多数人的功利心被无限放大,很多人不理解黄文秀的举动,认为她放弃首都生活去扶贫,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可是,芝麻和西瓜,对于每个人而言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巧合的是,黄文秀的扮演者杨蓉,同样是一位在大众看来 " 因小失大 " 的演员。
她出道 25 年,演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影视剧,演技扎实戏路宽,观众缘也极好,唯一的缺点就是 " 不红 "。
原因不仅仅是运气,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矜而不争。
已经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 20 多年的她,自有一套清醒通透的认知。
割舍就是得到,缺憾未必不是圆满。
1
南方有佳人
她是大山孕育出的精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云南这片山花烂漫的土地上,好山好水养育出了灵气逼人的白族姑娘。
天资聪颖的杨蓉,11 岁便独自从保山去昆明学习舞蹈,锻炼了心性的同时,她对演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 年,才 13 岁的杨蓉已经相当有主见,她要去上海,去谢晋恒通明星学校求学。
从昆明到上海,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在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但她的父母很开明,给了女儿力所能及的最大支持。
事实证明,这一步没有走错,容貌形态俱佳的她,轻而易举地俘获了评委老师们的心。
在最后一关,是对每一个来求学的人都会有的问题:" 你为什么来这里?"
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多数人都在表达对演艺事业的热爱。
杨蓉不同,她的回答带着大山女孩特有的不矫揉不造作:" 我想当明星。"
当稚嫩的杨蓉说完这句话,在座的招生老师都忍俊不禁。
这个小姑娘,性子直得有点傻。
就这样,她成功被录取。
然而,这里的一切和杨蓉想的不一样。她以为自己是来学演戏的,以后能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但她的老师们说:" 学演戏先学做人。"
作为资历深厚的中国电影人,曾拍出《高山下的花环》的谢晋,对学子们有着极高的期待。
他请了不少老艺术家给学生讲课,是为了培养出下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润物细无声,和演技一同精进的,是杨蓉的心态。
1997 年,才 16 岁的她被上海戏剧学院破格录取。当时和她同班的是佟大为、严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