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看中的就是他面无表情时的阴沉,哪能轻易松口?
“演司马懿的人要有一种阴沉、不动声色的狠辣,除了您谁也演不出来了。”
尽管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但倪大红还是有些犹豫。
最后高希希直接把他的片酬加到了4万一集,比当时的主演陆毅还要高,才说服了他
进了剧组之后倪大红才发现高希希版本的《三国》偏向现代,所有演员的台词都用的是白话文。
再加上历史上与司马懿相关的资料并不算多,倪大红也开启了创作之路。
在倪大红的眼中,司马懿的情绪是外放的,于是他和高希希连换了十几套衣服后,给司马懿定了一件非常夸张的道士服。

在表演方式上,倪大红琢磨许久。
“我觉得司马懿拥有经天纬地之才,自然言行举止要比较夸张才行。”
他们对司马懿的热情过了头,以至于剧中完全看不到隐忍内敛的形象,甚至将“野心”二字明晃晃地放在脸上,生怕旁人不知道。
虽说这版《三国》中,司马懿站在千军万马前那一幕的气场让人感受到了金戈铁马的震撼。
但除了深沉、心机以外的情绪都很难在倪大红身上看到。
尤其是偏生活化的那些场景,丝毫看不出这人是个政客,倒是与《都挺好》中有名的“苏大强”如出一辙。

当这种不合时宜的滑稽,与他满脸的“野心”相撞,让剧外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剥离感,很难想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会出现在一个人身上。
倪大红像是怕大家看不懂司马懿的内心盘算似的,将那些愤怒、不快、对权力的欲望都放在了明面上。
不同的情绪之间失了衡,就让他的司马懿走向了疯癫。
就说那场被诸葛亮送了女装的戏码,在魏宗万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将之材的气度,看到他的喜怒不言于色,看到他的高深莫测。
而在倪大红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觉得丢脸,可又不得不穿上女装的笑话,他一边哭一边闹,一边想着自己这段丑闻将流传百年。

这种近乎疯癫的表演状态下,说他是步步为营,藏拙多年的司马懿,着实难以让人信服。
倪大红的司马懿比起魏宗万,更像是早已洞悉万物,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三国最大赢家的预言家。
若非如此,光是凭他在曹操论天下时的那句“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就足以让曹操对其动杀心。